北京教育滿意度跌14位 受訪者不滿入園難入園貴
2012年8月20日來源:中國新聞網
近日,21世紀教育研究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教育藍皮書: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2)》,并公布了2011年主要城市公眾教育滿意度調查結果。2011年,北京公眾教育滿意度跌幅*大,從前年的第13位跌至第27位。其中,分項指標“入園難入園貴問題改善情況”一項,北京滿意度全國*低,45.9%的受訪者表示“不太滿意”。
藍皮書指出,2011年度30個城市公眾教育滿意度問卷著力評價的是教育領域的熱點及表現突出的問題,涉及教育質量、教育過程、教育公平、教育收費,其中重點關注教育公平。記者注意到,在所有分項指標中,北京都排在中等靠后的位置。
據介紹,此次調查的樣本是按照分層隨機抽樣原則抽取的,調查對象包括京、滬、津、渝4個直轄市和廣州、成都、武漢等26個省會城市的6000名成年常住居民。
調查結果顯示,與前三年相比,我國主要城市的公眾教育滿意度均有所下降,城市公眾對教育的總體感受偏于“一般”。在北京,有16.5%的受訪者認為本市教育總體狀況“不太好”或“非常不好”。
在30個主要城市的總體評價排序中,濟南、杭州、西寧、南京、合肥分列前五,太原、貴陽、武漢、北京、沈陽位列后五名。
藍皮書指出,從全國數據來看,小升初的擇校激烈程度普遍高于幼升小,不同城市兩個階段的擇校激烈程度差別較大。但在北京,二者差距*小,小升初和幼升小的擇校嚴重性大體相當。而在學前教育階段,北京幼兒園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比較突出,45.9%的受訪者表示“不太滿意”。同時,有接近5成的北京受訪者不太認可有關部門在解決義務教育擇校熱問題上所做的努力,其中表示“很不滿意”的比例顯著高于上海。
>>專家說法教育改革與公眾評價不同步
藍皮書認為,2011年教育領域的一些難點問題趨于緩解,一些突出的教育“短板”得到改善。但為什么北京公眾對于教育的滿意度出現大幅滑落呢?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楊東平表示,其實,為解決入園難的問題,國家已經開始實施三年行動計劃,計劃新建、改擴建幼兒園9萬多所,新增在園規模500多萬人,將學前教育毛入園率提高10個百分點。近日,教育部、國家發改委、審計署更是聯合印發《治理義務教育階段擇校亂收費的八條措施》治理擇校熱。但由于公眾對于北京的期待較高,加上北京地區面臨的擇校熱、入園難入園貴和農民工子女入學問題更為嚴峻,公眾的評價與現狀的改變并不同步,因此容易造成在對教育滿意度的民意調查中,北京公眾滿意度滑落的情況。
本站部分內容屬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特此聲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來信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