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高新區:聚集高端人才引領創新發展
2012年8月17日來源:中國網
株洲高新區的每一次跨越的足音,每一份創新的答卷,均指向同一個核心——人才。
人才,是株洲高新區的核心競爭力,是一種戰略資源。誰擁有高端人才,搶占了人才的先機,誰就能創造一個企業或是*一個產業的發展。
國以才立,業以才興。株洲高新區聚集高端人才*創新發展的實踐也佐證了這個道理。近日,院士工作站、“人才特區”相繼掛牌,9名院士、專家與7家企業對接指導。人才,正在成為撬動創新驅動發展的支點;人才高地,正在以*的速度向前邁進。
高端人才強力聚集
株洲高新區自建區以來,致力于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培育高新技術企業200余家,形成了以軌道交通裝備為主體的先進制造、以硬質合金為主體的新材料、電子信息、食品醫藥四大主導產業,以及風電光伏新能源裝備、汽車及零配件兩大新興產業。
天工云錦人雕琢。株洲高新區強力集聚高端人才,現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3名,*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家,博士后流動工作站6個,先后承擔國家863計劃項目53個,國家火炬計劃項目48個,國家重點新產品項目83個,國家創新基金項目127項。
近年來,株洲高新區先后被認定為國家新材料成果轉化及產業化基地、國家火炬計劃湖南傳感技術產業基地、國家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地、國家軌道交通裝備制造基地、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園區、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綜合性國家高新技術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2011年,株洲高新區成為繼長沙高新區、長沙經開區之后的湖南省第三個千億產業園區,綜合排名居中部高新區第四。
僅近5年,株洲高新區新增國家企業技術中心5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工程中心11家。
僅近5年,株洲高新區就新引進博士32人,碩士760人,擁有*職稱的870人。
大力加強引才平臺建設
緣何能吸引如此多的人才?戰略性高新技術產業集群為何能在株州高新區迅速崛起?這一切,并非偶然。
為*大限度地吸引和使用高端人才,株洲高新區創造性地全面實行“柔性”引才機制。所謂“柔性”,就是將長期任用、短期聘用和臨時借用等手段綜合運用,并輔之以不斷提高待遇等措施,使人才來去自由、心情舒暢、為我所用。
完善政策,營造引才“強磁場”。 株洲高新區開辟人才引進“綠色通道”, 給予高層次人才每人每年7萬-15萬元的人才津貼,其配偶子女享有隨調隨遷等優惠政策,每年安排1000萬元科技創新引導資金,人才來園區興辦高新技術企業享受“無費區”政策……一系列優惠政策,在人才引進的政策上形成“洼地”效應。
暢通渠道,開辟招才“多車道”。株洲高新區發揮政府引才的示范作用,所引進的高層次人才3年內已引進或參與引進大型項目6個,合同引資額10億元,承擔課題21個;發揮企業引才的主體作用,大中型企業每年組織各類人才招聘活動100余次,引進人才2000余人,邀請海內外專家進行技術指導60余人次;發揮人才引才的橋梁作用:聘請30名專家、教授擔任“引才特使”,通過他們引進了30多名博士、*工程師等高層次人才。
優化載體,搭建聚才“大舞臺”。株洲高新區打造項目引才平臺,實現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同頻共振、互動雙贏;打造園區引才平臺,提供創新創業融資支持,出資2000萬元設立了風險投資補償資金,與浦發銀行合作成立科技銀行,為具有成長性、科技含量高的中小微企業提供金融解決方案,對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提供融資支持;打造科研引才平臺,近3年來園區財政共向企業發放創新獎金近1400萬元。
“株洲高新區的科技人才中還包括3名中國工程院院士。正是這些難得人才,作為株洲高新區科技創新的主力軍,成為推動高新區發展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園區有中國*產品2個、中國馳名商標7個、湖南省*26個,這些都離不開科技人才的貢獻。”談起株洲高新區的人才狀況,株洲高新區管委會主任李智語氣中透出難以掩飾的自豪。
正如李智所言,在劉友梅院士的主持下,南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集當今世界大功率交流傳動電力機車的高端和前沿技術,自主設計研制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和諧型大功率交流傳動六軸(9600千瓦)貨運電力機車并成功下線,使之成為目前世界上技術*先進、單臺機車功率*大的鐵路牽引動力裝備,成為我國鐵路機車車輛現代化的標志性工程之一。
南車時代電氣公司利用自身人才優勢,與德州儀器公司“聯姻”,創建了模擬和數字信號信息處理技術聯合實驗室,并斥資收購加拿大上市公司Dynex75%的股權,迅速奠定了在大功率高壓晶閘管等完整產品上的霸主地位。
正是大力加強引才平臺建設,充分發揮項目、園區、科研機構集聚人才的作用,株洲高新區才取得了“栽好梧桐樹,引來金鳳凰”的效果。
正是多年如一日對人才的癡迷,多年如一日對創新的堅持,株洲高新區的科技創新實力才不斷強大,成為長株潭地區一個舉足輕重的高新技術密集區、高端人才集聚區。
全力建設“人才特區”
如今,隨著株洲高新區院士工作站和全市*“人才特區”相繼掛牌,新一輪占領人才高地的戰略機遇再次到來。
好風憑借力,株洲高新區將努力建設成為集聚高層次人才、培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高端服務業、具有高品質人居環境的“人才特區”,一幅宏偉藍圖即將展開。
株洲高新區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高新區經濟社會發展實際,以科技創新為驅動,以制度改革為突破,以科技領軍人才為重點,以企業為載體,加大人才投入、創新人才機制、優化人才環境。繼續堅持將人才工作擺在株洲高新區工作首要位置,樹立“四個優先”的人才理念,即人才投入優先保障、人才資源優先開發、人才制度優先創新、人才結構優先調整。
“院士工作站”授牌成立后,株洲高新區將以園區和企業為平臺,與院士專家進行技術和項目合作,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培養創新人才隊伍。
“人才特區”授牌成立后,株洲高新區將大力培養和引進科技領軍人才、創新創業人才、創新團隊和高技能人才。針對人才創新創業需求,制定實施有關產業、融資、產權激勵與保護等支持政策,使株洲高新區成為適宜各類人才創業、工作、生活的高地。
未來,株洲高新區將全力推進“5211人才計劃”,即在5年內引進和培養20名左右掌握國際國內*技術、*產業發展的領軍人才,100名左右在新興產業領域內從事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科技創業的海內外創新創業*人才,1000名左右博士及具有正*專業技術職稱人員。
“人既是成本,也是資源,更是資本。擁有了人才,我們就擁有了核心競爭力;集聚了高層次人才,我們就集聚了高端影響力。因此,我們始終要以‘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膽識與氣魄,廣納人才。”株洲高新區工委書記、天元區委書記謝高進表示。
如今的株州高新區正以博大的胸懷,廣納百川,匯流成海; 正以挺拔的姿態,昂首闊步,迎風起舞。(張彥 張思偉)
本站部分內容屬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特此聲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來信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