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報告稱有67%的北京市民低估其收入地位
2012年7月19日來源:搜狐財經
86%的亞洲城市居民屬“薪盲族” 恐影響財產管理
調查發現,86%的亞洲城市居民屬“薪盲族”,無法正確定義其個人收入地位。相比之下中國北京市民對自己的收入地位有較為正確的認知,但仍有67%的北京市民低估其收入地位。
相較亞洲其他主要城市,中國北京和上海居民對未來十年自己及下一代提高收入水平更為樂觀。
北京和上海居民的財富管理知識日趨成熟,調查發現,雖然教育仍被視為改善未來收入的關鍵,但相較亞洲其他主要城市,更多北京和上海居民認為,掌握金融知識是獲得中高等收入的關鍵。
北京 2012年7月13日─富達國際投資(以下簡稱富達)發表*新亞洲《如何看待收入定位?》研究報告。這項研究發現,中國一線城市居民對自己的收入排名較其他亞洲城市有更正確的認識,而且他們對自己未來及下一代收入排名的改善均表示樂觀。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富達認為,除了教育和勤奮工作以外,金融素養的培養在如今的中國社會顯得日益重要。
此次調研范圍覆蓋了八個亞洲國家和地區的共十個城市,總計超過5,000名受訪者,其中包括中國大陸的北京和上海。調查于今年3月進行,主要探討亞洲人如何界定高、中、低收入,以及了解他們如何看待自己相比他人的收入水平。
調查分別訪問了529位北京居民和523位上海居民,受訪者年齡介于25至54歲。調查目的是希望了解中國大陸一線城市居民對自己收入地位的評估及對前景的展望,為中國大陸城市居民制定理財規劃、完善財務管理提供參考。
主要發現一:北京居民對其家庭收入屬于哪個收入水平有較正確的認知;其認知度的準確性為十個調查城市之首。但仍傾向于低估個人收入地位。
此次調查發現,67%的北京居民和69%的上海居民把自己歸入中等收入的類別。其中,能正確評估其收入地位的北京居民達23%,居十個調查城市之首。但仍有67%的北京市民低估其收入地位,有10%的北京市民則高估自己的收入地位。
就整個調查范圍而言,有86%的亞洲人不能正確判斷其家庭收入屬于哪個收入組別,大多數人(66%)低估自己的收入地位。新加坡、香港及悉尼的受訪者對自身收入地位的看法*不準確。東京、首爾及臺北的受訪者則*常高估其收入地位;另外,悉尼、新德里及上海則剛好相反,有*多受訪者低估其收入地位。
上述調查結果反映了中國一線城市居民尤其是北京居民,對自己的收入地位有相對較為正確的認知。富達國際投資亞太區投資資訊總監吳玉慈(Betty Ng)指出,對個人收入地位的認知模糊會影響到個人消費及儲蓄習慣,甚至左右投資決策,影響財產管理。
“而由于對自己的收入地位有相對正確的認識,中國一線城市居民更可能找到符合自身經濟條件的投資策略,妥善管理個人財富。如果還能擁有適當的投資知識和技能,他們將能做出*合適的理財規劃,更好地為自己和家庭的財富增值!眳怯翊缺硎。
但吳玉慈也補充表示,考慮到仍有較大比例的北京和上海居民傾向于低估個人收入地位,因此他們也更容易“消費不足”。
主要發現二:中國北京和上海居民均意識到存在收入差距這一社會現象,但他們對未來自己家庭收入排名的提高表示樂觀。
調查發現,北京和上海兩地受訪者均意識到存在收入差距這一社會現象。但同時,他們對收入差距問題的看法遠較其他城市樂觀。就整個調查范圍而言,有76%的亞洲人預期收入差距擴大的現象將在未來十年里進一步惡化,當中尤以首爾、臺北及香港的受訪者*為悲觀。
另外,超過六成的北京(65%)和上海(61%)居民相信他們自己的家庭收入排名將在未來十年里得到提高。這一樂觀程度遠高于其他幾大亞洲城市,包括新加坡(42%)、首爾(41%)、悉尼(38%)、臺北(37%)、香港(28%)及東京(21%)。
“調查顯示,北京和上海居民在意識到收入差距社會現象存在的同時,也對未來自己收入地位的改善抱有信心。這種樂觀和信心將促使他們更積極地尋求各種方式,努力增加自己家庭的財富收入!眳怯翊葘ι鲜鰯祿龀鲞M一步分析。
主要發現三:中國北京和上海居民均對下一代的收入預期表示樂觀。
除了相信自己未來十年的收入排名將得到改善以外,北京和上海的居民對其下一代的收入預期同樣表示樂觀。96%的北京居民和98%的上海居民相信他們的子女在40歲時將屬于中等或高等收入的類別。
對下一代收入預期同樣樂觀的還有印度受訪者(98%孟買和97%新德里受訪者相信他們的子女在40歲時能獲取中高等收入),但相對而言,日本受訪者就較為悲觀,僅有72%的東京居民相信下一代能在中年時屬于中等或高等收入的組別。
吳玉慈解釋:“人們對子女財富積累的憧憬,將推動下一代追求更高質量的生活方式。中國一線城市居民普遍樂觀的態度源自多方面,但主要是對中國經濟前景保持信心,此外還包括中國教育制度的進步,以及在經濟機遇日漸增多的情況下,人們對財富管理概念也日漸熟悉!
主要發現四:相較亞洲其他主要城市,更多北京和上海居民認為,金融素養是子女未來獲得中高等收入的關鍵。
整體而言,北京和上海的居民仍然保持傳統觀念,將教育和勤奮工作及上進心視為是子女將來獲得良好收入的關鍵因素,但金融素養也越來越得到重視。
調查顯示,有74%的北京受訪者和76%的上海受訪者將教育視為子女能否獲取中高等收入的關鍵,而61%北京和65%上海居民也看重勤奮工作及保持上進心。認為金融素養是子女未來收入地位關鍵因素的受訪者在兩地也接近六成,高于不少其他調研城市。
吳玉慈表示:“傳統上人們認為通過教育及勤奮工作,可以晉身中等或高等收入組別,但隨著中國社會對高學歷的需求不斷增加,我們正面臨‘學位泛濫’的問題。為了增加收入、更好地保障管理財務,中國居民必須學習財務知識、培養金融素養,以此長遠地從儲蓄及投資中獲得新的收入來源。作為子女,也應該學習如何管理從父母繼承而來的財產,盡力創富增值!
但相比調研所覆蓋的其他國家和地區,北京受訪者的投資經驗相對薄弱,平均投資時間僅為5.9年,而在香港平均投資年限為8.3年。
“隨著中國金融體系的進一步改革,人們將可以接觸到越來越多的投資產品和投資渠道。金融素養的培養如今在中國顯得更為重要也日益迫切!眳怯翊妊a充道。
.
本站部分內容屬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特此聲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來信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