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貧困人口減至2688萬
2012年6月4日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6月1日,《中國可持續發展國家報告》在北京正式發布。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杜鷹介紹報告情況,并答記者問。杜鷹表示,我們堅持了開發式扶貧的方針,10年來,中國的貧困人口從9422萬減少到2688萬人,貧困發生率從10.2%下降到2.8%。
在介紹我國在可持續發展領域采取的舉措和成效方面,杜鷹說,1992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以后,中國在1994年率先發布了*的可持續發展戰略行動,也就是各位所知道的《中國21世紀議程》,在1996年又把可持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
杜鷹介紹說,我們實行了*嚴格的耕地和水資源的保護制度,用占全球不到10%的耕地和人均僅有世界平均水平28%的水資源,養活了占全球1/5的人口。我們堅持了開發式扶貧的方針,是*早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貧困人口比例減半目標的國家。在生態建設方面,我們先后實施了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等一系列重大的生態工程,20年累計建成人工林9.25億畝。我們還堅定不移地實施節能減排,加大環境污染的治理力度。2005年以來,中國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了21%,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分別下降了16%和14%。
杜鷹說,這20年我們忠實地履行了對國內人民和對國際社會的承諾,我們不僅探索出了一條符合自己國情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同時我們為全球的可持續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在進一步的發展中還面臨著許多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其中有些問題還相當突出,因此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國民經濟現代化’三步走’的戰略,繼續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中國必然的選擇。"杜鷹表示。
本站部分內容屬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特此聲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來信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