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下半年或出臺 重點減負中小企業
2012年5月21日來源:中國經營報
“發改委已經召開了討論會,具體細則還不能對外透露,但是有一個大體的方向,就是為中小企業減稅。”多位參與收入分配改革總體方案討論的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透露,收入分配改革總體方案將在下半年完成。
強調可實施性
“幾個月前,發改委就業與收入分配改革司就在討論‘收入分配總體方案’,約請了幾位專家和企業人士一起討論這個方案。”一位參與該會議的知名學者向記者透露,“討論的問題基本只是框架,可實施的細則還比較少。”
另一位參與該方案后期討論的人士向記者透露,“發改委已經著手制訂部分框架條款的細則,與之前的‘十二五’收入分配改革規劃相比,此次總體方案的進步性還是比較明顯的。”
在外界關注收入分配改革總體方案之時,記者卻發現,對收入分配改革有著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研究經驗的學者卻異常冷靜。收入分配改革民間課題組前任組長向記者表示,“收入分配改革已經說了幾十年,現在不是問題解決了而是差距越來越大。”
他向記者舉例,“1978年城鄉收入差距是2.5倍,現在已經到了3.33倍,我越是在說貧富差距,城鄉差距卻是在不斷拉大。”上述人士曾作為中國研究收入分配改革的*批專家,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并多次參與發改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內部座談和討論,“有的政府官員都認為問題很難解決。在與發改委的討論中,甚至討論到了官二代和富二代的問題,這些問題誰能解決呢?”
記者采訪的幾位參與討論的人士不約而同地認為,“收入分配改革不能只是說說,要落實到行動上。在發改委的會后,還是需要更具體的實施細則。”
央企、中小企業“待遇”不同
上述參與該方案后期討論的人士向記者透露,此次改革的一個核心方向就是“減稅”,既包括個人所得稅,也包括企業稅收。發改委更著力研究的是中小企業減稅。
此前,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多處明確提出要加大對企業特別是小型微型企業的支持力度,協調幫助解決中小企業各方面難題,并密集出臺一系列相關扶持措施。
此次收入分配改革的總體方案中,中小企業“入圍”是多位專家建議的結果。發改委就業與收入分配改革司人士曾向記者表示,“目前收入分配共有三個層次。”
“*個層次是初次分配,即勞動者的工薪。”據了解,為中小企業減稅意在為初次分配中,為勞動者加薪提供基礎。此前發改委著手制定政策都是針對第二次分配和第三次分配。第二次分配是稅收,第三次分配是各種慈善捐款。上述人士表示。
與針對中小企業減稅討論相反的是,“對央企的討論,集中在如何上繳利潤。”
與此同時,2012年3月14日舉行的記者發布會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也表示,“在我任職的*后一年,政府還將要做幾件困難的事情,一定要做,努力做好,而不留給后人。*件事情,就是要制定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的總體方案。”
重稅阻礙職工收入增長
記者從一位為發改委就業與收入分配改革司提供“外腦”支持的專家處得到消息,“發改委一直很重視收入分配改革,經常邀請學者前去講課,或者參加座談、征求意見,但是說得多,做的少。”
該人士對發改委的尷尬境地表示理解,“真正實施起來需要多個政府部門的相互協作,發改委也難以協調,這需要來自更高層的力量。”
數據顯示,我國收入*高的10%群體和收入*低的10%群體的收入差距,從1988年的7.3倍已經上升到23倍。
自2012年全國兩會集中針對中小企業的生存狀況展開探討以來,這一問題就已被納入收入分配改革整體方案之中。“*近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發生了偏差。實體經濟原材料成本增加,利潤只有6%。與此同時銀行去年回報率是20.7%。”一位企業人士向記者透露,“增加職工收入也是國家的政策,按照現在增加13%是5年翻一番,但現在很多企業都是年增加20%,5年以后翻兩番。中小企業的壓力實在太大。”
上述企業人士為記者計算了所繳納的稅費,“增值稅的稅率為17%,教育附加費為增值稅的5%, *后是企業所得稅稅率是按利潤的25%繳納,這么計算下來,企業盈利很少,只能向下游轉移。”
去年中國財政收入首超10萬億元,達103740億元,增長24.8%,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為22%。
本站部分內容屬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特此聲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來信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