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創新綜合競爭力排名:京深滬位列前三
2012年5月11日來源:中新網
8日在上海發布的《2011中國創新城市評價分析》顯示,2011年北京、深圳、上海三個城市的綜合創新競爭力位列所選取的中國20個經濟較為發達區域性大城市前三位。
如何憑借創新驅動、轉型發展提升城市自主創新的能力,這是2011年以來中國各大城市面臨的重大挑戰。上海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研究中心為跟蹤這一狀況演變的進程,分三個不同層級設計了"中國創新城市評價"指標體系,它由綜合創新指數及創新基礎、政府支撐、企業投入、人才實力、創新產出、效率水平六個二級指標和各自所屬的30個三級指標構成。
主持該項研究的上海社科院數量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朱平芳介紹說,該項調查運用來自國家統計局提供的主要城市2010年的數據資料,采用客觀為主、主觀為輔相結合的指標賦權方法,對所選取的20個經濟較為發達的區域性大城市的創新狀況進行了綜合評價。
報告顯示,北京、深圳與上海位列綜合創新指數總排名的*、二、三位。北京在"創新基礎"與"政府支撐"排在榜首,深圳則在"人才實力"與"創新產出"獨占鰲頭,上海在各項二級指數中雖未能奪得*,但是憑借較為扎實、穩健的實力沖入了前三甲。
報告指出,東北與西部城市"企業投入"居前,但東部城市整體占優。在"企業投入"指數排名中,哈爾濱、濟南與西安占據前三位,大連位居第七;上海、杭州、深圳、廈門和北京等緊隨其后,長春、成都則排在*后兩位,東部城市在企業研發投入的整體實力上明顯占優。報告建議高度重視創新活動具有的科研與效益雙重屬性,兩者不可偏廢,研發投入的目標是形成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可持續的良好局面。
此外,報告還顯示,東部城市的創新基礎更為扎實、創新產出實力優勢顯著、人才實力也*占優。
朱平芳特別提到京滬及西、北部若干城市的政府支撐力度較大。報告稱,在"政府支撐"指數排名中,北京、成都、哈爾濱處在前三位。西、北部城市在該項指標排名中表現優異,東部城市中除北京、上海分別列在第1、6位外,其他均未能進入前八。值得注意的是總排名位列第2的深圳僅列在倒數第2位。
他進一步解釋說,這些明確表明政府正通過拓寬籌資渠道、實施稅收減免、資金補貼等政策加強對西、北部若干城市開展創新活動的支持,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當然,由于這些城市國有企業占比較高,他建議政府注意科學、合理地配置研發資源,減少國企創新效率的損失,給予創新活躍度高的民營中小企業更多的支持,助其適當規避研發風險,保持創新的高效率。
本站部分內容屬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特此聲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來信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