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將培養萬名高技能民工 滬已培訓農民工逾76萬人次
2012年3月30日來源:解放日報
東方網3月26日消息:““培訓讓我長了技能,保住了飯碗!”3年前隨丈夫來滬打工的劉玉一少經驗、二缺學歷,只能在附近超市打零工。去年,她看到一家培訓機構有“營業員(日用百貨)”的中級培訓,一問,對方告訴她這是政府培訓項目,培訓后只要考出證,就可享受50%的補貼。于是,劉玉參加培訓并獲得證書,并在超市整編時獲得了留用機會。像劉玉這樣通過參加技能培訓、前途更有“奔頭”的農民工不在少數。截至去年底,本市已累計培訓農民工76.5萬人次。
今年是本市實施“農民工技能提升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在完成農民工職業培訓20萬人次的同時,力爭到年底將外來農民工中技能勞動者比例提高到30%。配合產業發展轉型,本市正聚焦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的九個重點領域,著重推進大型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等制造產業中農民工的技能培訓,促進高新技術領域農民工掌握新技術和適應崗位新要求,探索通過企業首席技師制度培養一批高新技術領域的農民工高技能領軍人才,每年培養高技能人才1萬人。
在政策設計上,技能培訓更加貼近農民工和企業的需要。本市鼓勵有條件的大型行業企業根據崗位要求和技能更新升級的需要,依托自身的培訓機構開展行業企業農民工培訓;同時,也鼓勵大型外資、民營企業依托所屬培訓機構開展農民工培訓。對于自身缺乏培訓能力的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可向培訓機構所屬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提出申請,委托培訓機構開展培訓,同樣可以按規定給予培訓費補貼。
護工、養老護理和家政服務等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行業,農民工密集。為改變這些行業整體文化層次和專業技能較低的現狀,本市啟動專項培訓,提升這3類行業外來從業人員技能水平。來自福建的顧芳梅沒上過什么學,只會“買?燒”,導致雇主不固定,收入也不是很穩定。去年上半年,她參加了家政服務員技能培訓,并在鑒定考試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拿到證書之后,逐漸有了固定的雇主。她還把學到的一些居家保潔、電器使用等技能運用到工作中,得到雇主的認可。
記者了解到,為了更加適應求職農民工的就業需求,補貼對象不再僅限于在崗農民工,而是進一步擴大了補貼對象范圍:對外省市戶籍,培訓時不在崗但近一年內累計繳納本市社會保險滿6個月的勞動者,給予培訓費補貼;鼓勵企業根據用工需求,對即將招錄的農民工開展崗前培訓,對外省市戶籍的培訓時未上崗,但培訓期間或培訓合格后4個月內上崗并繳納本市社會保險的勞動者,同樣給予培訓費補貼。
本站部分內容屬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特此聲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來信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