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均GDP接近富裕國家 多網友稱感受有差異
2012年3月6日來源:
北京市統計局年初披露的數據顯示,按常住人口算,去年北京市人均GDP達80394元,折合12447美元。這一數據被認為已達到中上等國家水平,接近富裕國家。此一統計引發熱議,多數網友認為“北京人均GDP接近富裕國家”這一數據和老百姓的實際感受存在巨大差異。有網友認為,北京人均GDP只算常住人口,去掉外來人口的人均GDP存在巨大水分;其次,由于個人收入占GDP比重偏少,GDP雖然達到高水平,但人均可支配收入仍然處于低位。還有網友認為,當前社會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應縮小收入差距。部分網友認為,北京人均GDP發展接近富裕國家說明北京發展越來越迅速,值得稱贊。
部分網友稱贊北京發展迅速。網友“可樂雞支持”說,北京發展很迅速,這個數據說明了北京的發展水平,當前北京已經成為了一個集科技發展、高新產業于一身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經濟的高速發展讓北京更加接近發達國家的城市。網友“3d”說,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發展讓人咂舌,舉世矚目。
多數網友認為數據與實際存在巨大差距。網友“海浩”說,統計局的數據老百姓都感受不到,感受到的只是差 距,這是悲哀!新浪微博“馬全緒”說,北京人均收入多少?物價在全球排名是多少?相關的保障有多少(養老、教育、醫療、住房等等)?怎么就接近富裕國家了?有網友說,不要炒作這種數據,很讓老百姓覺得無奈,要么是自己拖了國家的后腿,甚至認為已經被社會發展所拋棄了,社會上大多數人都沒有達到這一標準,老百姓心里難免有落差。
有網友認為北京市人均GDP接近富裕國家存在水分。網友“送江”說,按常住人口算,全市人均GDP達到80394元,這個*是“亮點”,這個“常住人口”是多少?是不是僅包括戶籍人口,外來人口如果不計算在內的話,這一統計就沒有多少意義。網友“張明弟兄”說,北京GDP看起來很高,但很大一部分是外來人口貢獻的。在算人均GDP時,只計算北京常住人口,并沒有分攤外來人口,因此北京人均GDP肯定高。這只是數字游戲。
高GDP不等于高人均收入,收入占GDP比重過低。網友“史煒的財經微博”說,以人均GDP來衡量人民生活水平,是傳統工業時代的標準,今天繼續使用,造成的不僅是虛假富裕,而且嚴重掩蓋經濟發展的結構性危機,只有用人均可支配性收入來衡量人民支付與消費能力,才能相對反映真實的富裕水平。由此,北京人均GDP接近富裕水平只是政府的業績游戲。網友“史奴比#¥5”說,我國GDP同居民收入是兩個概念,這種比較本身就沒有多少意義,專家也說,我們收入只占GDP的40%,比發達國家要低10%,所以即使比較人均收入我們還存在巨大的差距,如果說要比較人均GDP,那么應該將收入占比拉大到發達國家水平才能反映我國當前的社會現實。
網友反映貧富差距大,呼吁縮小收入差距。網友“宋陽Cavatina”說,怎么優化分配、合理分配是當前*重要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網友“小文同志”說,當前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基尼系數畸高,資產價格持續膨脹,消費率持續走低;同時二元經濟非常明顯,社會矛盾日益尖銳,復雜多變,改革困難重重。北京大量財富增長體現在非居民福利方面,老百姓實際收入和福利少,人均GDP很高,但百姓的實際感受有差異。
本站部分內容屬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特此聲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來信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