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外來勞動力市場開門 月薪1500-3000元為主
2012年2月2日來源:錢江晚報
龍年上班*天,位于杭州杭海路的杭州外來勞動力服務中心也正式開門迎客。雖然開門*天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熱鬧,不過一天下來,有158人找到了"婆家",有了意向單位。
月薪以1500~3000元為主
80后們覺得有點少
昨天上午9點,記者走進杭州外來勞動力服務中心大廳,大廳內布置的20多個職介所服務窗口中,除了1家大門緊閉,其它都已開張。不少來找工作的人在市場內邊逛邊看,走累了還找個位子坐下來休息。
櫥窗上的招聘信息有些打上了"急招"字樣:急招服務員、保安、營業員……這些崗位對應聘者的學歷要求不高,多數只要求初中畢業;待遇方面,月薪大多在1500元到3000元之間,偶爾見到幾個超過3000元的崗位,但都是計件工資收入。
記者看到,市場內大都是年輕面孔,其中80后占了不少比重。
29歲的劉偉來自陜西華山,一家人在杭州打工已經快兩年了。高中畢業的他沒有什么專業技能,年前他在濱江一家地板企業做銷售,老婆則在家開了個網上淘寶店。為了增加一點收入,兩人特意從濱江趕到市區碰碰運氣。"我們就想年輕時候多掙點錢,以后回老家做點小生意,總不能一輩子在外打工。"劉偉說。
從保安到銷售,再到中介推銷,看了一圈招聘信息,劉偉都不滿意,理由只有一個:收入低。"*高也不過3000元,在杭州租房、吃飯后就剩不了多少了。"劉偉說。正說著,一個位于杭州古蕩某企業的操作工崗位吸引了他。這個崗位開出月薪4000元以上,還提供夫妻房,工作8小時。不過仔細一打聽后,劉偉還是放棄了,"是計件工資,要拿到這錢肯定比較辛苦,而且不一定每月都保證能拿到。"
直到下午記者離開,劉偉還沒有找到滿意的單位。不過劉偉很淡定,"今天好像來招人的單位也不多,過幾天再看看。"
而同樣是80后的張澤文來自重慶,他在杭州一家餐飲企業做服務員,多年來一直沒換過,這次來勞務市場,他是給他老父親張良奎找工作的。"我爹沒啥文化,就找個體力活能養活自己就行了"。昨天中午,張澤文給父親相中了一個蔬菜種植的崗位,月薪2000-2300元。
招工以服務業"補員"為主
158人昨天找到"婆家"
總的來說,昨天無論是招人的單位還是來找工作的人都算不上很多。
對此,勞務市場內職介所的工作人員介紹說,按照慣例,年后*天,很多企業都還沒有正式開工,大量的崗位招聘需求還沒出來,"今天來招工的單位大都是服務業,而且以補員為主,因為春節有些老員工回家還沒回來,這些單位現在大都補招四五個人。"
而昨天過來的人,很多也并不急著找工作,而只是來看看有沒有更好的崗位能跳槽。
截至昨天下午4點,杭州外來勞動力服務中心對一天的招工求職情況進行了統計,*終顯示,昨天市場提供的就業崗位共有5900多個,進入市場找工作的外來務工者約400人左右,*終有158人找到了"婆家",有了意向單位。
對于這個結果,杭州市就業管理服務局人力資源市場管理一處處長向明華坦言,這在預料之中。"每年過年開門*天,基本都是這種情況,因為按照傳統習慣,農村過年要到正月十五才算結束,很多民工都還在老家過年呢。企業方面也一樣,我們之前聯系了一些企業,他們都表示暫時不急著招工。"
向明華預計,整個招工、求職高峰將出現在正月十五以后。
勞務市場好比婚姻介紹所
招工、找工主渠道還是老鄉帶老鄉
"招工和找工就好比相親的男女雙方,勞務市場負責提供這么一個平臺,*終成與不成,還得靠雙方各自的情況決定。"向明華給記者做了這樣一個比喻:勞務市場就好比是婚姻介紹所,"現實生活中,真正需要通過婚介所找對象的畢竟是少數,勞務市場同樣如此。企業到市場來招人,就是為了找到更便宜的人工;找工作的人也一樣,要么是在杭州沒有一點人脈關系,連老鄉都沒有的,要么就是想找工資高一點的工作。"
向明華表示,目前杭州外來勞務市場招工、找工的主渠道還是老鄉帶老鄉。"找工作有老鄉介紹,對招工單位來說,更放心、更穩定。我知道有一個企業規定帶一個老鄉獎勵1200元,分12個月發到工資里。"
本站部分內容屬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特此聲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來信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