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十二五規劃:最低工資標準年均增長將超13%
2011年12月22日來源:南昌晚報
近日,記者從省人社廳獲悉,《江西省“十二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日前出臺,《規劃》就“十二五”期間的人才就業、社會保障和收入分配等方面提出了發展目標。
全省累計新增就業235萬人
《規劃》提出2015年全省就業工作新目標:全省城鎮累計新增就業235萬人,轉移農業勞動力80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
我省將繼續保持零就業家庭就業動態清零,開發更多公益性崗位援助就業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加強創業培訓,將培訓對象擴大到臨近畢業的大學生、新成長勞動力及所有有創業愿望的城鄉勞動者。計劃發放小額擔保貸款180億元,貸款回收率保持在95%以上。
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全覆蓋
《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我省社會保障覆蓋范圍將進一步擴大。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實現制度全覆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80%,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95%,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80%以上。
將繼續做好國有和大集體已關閉破產改制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和困難企業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政策落實工作,將未參保集體企業退休人員納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將企業“老工傷”人員全部納入工傷保險統籌管理。新農保試點范圍覆蓋全省所有縣(市、區)及絕大多數農村人口,《規劃》新增被征地農民按照先保后征的要求實行應保盡保。工傷保險參保人數達到400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80萬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00萬人。
職工醫保住院報銷達85%
社會保險的待遇水平逐步提高。職工醫保、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在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分別達到85%、70%、70%。
結合大病補充醫療保險,將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高支付限額分別提高到上年度當地職工年平均工資、城鎮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上,新農合*高支付限額達到當地農村居民純收入的8倍以上。擴大失業保險基金支付范圍,失業保險待遇水平提高80%。
社會保障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力爭在2015年達到15%~20%左右,全省統一的社會保障卡發放數量達到3700萬張。
事業單位全面建立聘用制度
“十二五”期間,我省將進一步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建立聘用制度,推進公開招聘和競聘上崗。到2015年全省人才資源總量達548萬人,專業技術人才總量達238萬人,高技能人才總量達120萬人。
據悉,未來五年,我省繼續實施緊缺技能人才培養、青年高技能人才培養、首席技師、技能大師工作室和技工院校實訓基地建設計劃,每年確定10個左右緊缺職業(工種),培養5000名緊缺技師、*技師,建成15個技能大師工作室。
我省力爭在每個設區市建立一所技師學院,在全省建立15個*高技能人才培訓示范基地。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的比例將達29%。
為吸引留學人員回國創業,力爭國家在我省重點建設1家留學人員創業園。實施留學人員回國來贛創業啟動支持計劃,每年資助至少10名留學回國來贛創業人員;實施海外赤子為國來贛服務行動計劃,每年資助1—2項海外留學人才為贛服務活動。
*低工資標準年均增長將超13%
同時,我省還將完善*低工資、工資指導線、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和行業人工成本信息指導制度。規范企業工資支付行為,健全企業工資支付監控制度和工資保證金制度,擴大工資保證金制度實施范圍。
適時提高*低工資標準,“十二五”期間*低工資標準年均增長13%以上,絕大多數市、縣*低工資標準達到當地城鎮從業人員平均工資的40%左右。
本站部分內容屬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特此聲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來信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