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貧富差距最大達26倍 中國差距在增長
2011年12月8日來源:法制晚報
經合組織報告稱墨西哥和智利*嚴重美國貧富差距15倍中國比美大比俄小但有增長趨勢。
就當國內一項報告敲響"中國城鎮居民收入差擴大至8.9倍"警鐘時,發達國家也發出危險信號。
昨日,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OECD)發布報告稱,發達國家貧富差距也創下30多年來*高紀錄。所有OECD成員國,*富有人口(總人口的10%)平均收入已達到*低收入(總人口的10%)的9倍。
報告指出,就是以平均主義享譽的國家如德國、挪威和瑞典的居民收入差距都拉大到了6倍。
此外,智利、墨西哥、土耳其、美國、以色列以及英國則上了國民收入差距*大榜,*高相差26倍。
報告解讀
發達國家貧富*高差出26倍
在經合組織22個成員國中,17國的基尼系數上升,而墨西哥的貧富差距*大,該國10%*富有人的收入在2008年平均為22萬多比索,而10%*低收入只拿8000多比索,差距達26倍。智利緊隨其后,*富蓋過*窮人的收入超過25倍。
此外,世界*個大國美國的貧富差距也不盡如人意,在此次報告中貧富差距達到第四位。
不過,從1980年,美國貧富差距就不斷拉大。2008年數據顯示,10%*富有人的收入在2008年平均為114000美元,這比10%*低收入者差出15倍。
其中,提到1%*富有的人所得所占份額已經從1980年翻了一倍還要多,從8%提高到18%。*富有1%的稅后收入達到130萬美元。相比之下,20%*窮的人的收入僅為17700美元。
報告指出,傳統上均富的國家如德國、丹麥、瑞典、比利時,貧富差距*小,10%*富有人口與10%*低收入者的所得差距約為6倍。意大利、日本、韓國和英國為10倍;以色列、土耳其也超過14倍。
此外,OECD也指出,非OECD國家的一些重要新興經濟體的貧富差距更為嚴重,巴西國內貧富差距高達50倍,盡管該數已經在過去幾十年有所下降,但仍是比其他任何國家都要高。
原因分析
時代變遷頂起有"手藝"的人
對于貧富差距不斷拉大,背后的"動力"是技術。高技能的人在技術革命中大大受益,而低技能的人卻落在后面。
報告指出,競爭使得就業緊張加劇,也使得勞動力市場更加與社會相適應。如兼職或者工作時間更具彈性的工作增多,大大提高了生產力也使得更多人得以就業,特別是女性和低薪人員。不過,這也客觀使得收入差距不斷拉大。
另外,稅務和福利制度在削減收入不平等上起到關鍵作用。但是自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這兩項制度的有效性卻在減小。
OECD秘書長葛利亞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現在很多國家的社會關系都開始出現分化。此次的報告結果否定了關于經濟增長將自動惠及低收入階層的假設,社會收入分配越不平衡,社會出現動蕩的可能性就越大。
對此,報告稱,目前為止,提升勞動力的技術水平是應對不斷拉大的不平等的*有力的手段。因此在孩子的早期階段就應該加大"投資",此后的教育和工作中還要繼續"鍍金"。
對比中國
貧富差距咱比美大比俄小
日前,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居民消費需求變遷及影響因素研究》表示,1985年到2009年以來,城鎮居民*高收入組與*低收入組之間的人均年收入差距從1985年的2.9倍擴大到2009年的8.9倍,且中國居民的收入差距還有擴大趨勢。
今天上午,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在接受《法制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盡管有數據稱中國 10%*高收入和10%*低收入差距僅9倍。但實際情況遠不止如此,這一差距在中國大概為26倍。
王小魯說,目前中國區域差距正在縮小,因為落后地區的經濟發展在加快。此外,城鄉差距在3.3倍左右,這也保持在很高水平。而從中國不同居民階層來說,差距逐漸在擴大。
在全球水平上,王小魯說,根據世界銀行數據,中國基尼系數在0.48,收入水平差距在國際上也是很高,但并不是*高的。
去年,OECD報告中指出,中國的貧富差距比美國和其他多數發達國家大,但比土耳其、墨西哥、俄羅斯、巴西、南非等國要小。
本站部分內容屬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特此聲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來信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