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農民5年內變居民 北京推首個城鄉經濟一體化體系
2011年9月21日來源:新京報
至2015年,北京遠郊區縣1/3農民轉為城鎮居民,城鄉居民的人均養老金、退休金水平比,將從去年的6.7倍,縮至3倍。北京*"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評價指標體系"(以下簡稱"指標體系")確定了上述目標。
昨日,北京市政協舉辦督促提案座談會。會議通報,*"指標體系"已制定完成,以2015年為階段性目標,對比去年數據,"指標體系"列出了公共服務、社會管理、環境與設施等10方面30項指標。
小學教師80%達到本科
去年,遠郊區縣的小學教師,本科以上學歷占比 68.6%,至2015年預計提高至80%;而研究生以上學歷的初中教師,去年占比1.7%,2015年預計達到5%,相當于翻了四番。
在"指標體系"的30項指標中,上述遠郊區縣基礎教育階段的教師素質指數漲幅明顯,表明未來四年,北京將全力提高農村基礎教育水平。
另外,"村務公開滿意度"預計漲幅*高,去年僅為47.3%,2015年將達85%。
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降低
去年,北京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6738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11986元,城鄉居民收入比為2.19∶1。"指標體系"顯示,未來四年,城鄉之間的收入差距變化不大,至2015年,僅從2.19倍降至2倍。
與"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相同,城鄉一體化的另幾項重要指標,如"城鄉低保標準比",調整幅度不大,未來四年僅從去年的2倍降至1.5倍。但城鄉之間的養老金、退休金差距,未來四年將有明顯好轉,預計從6.7倍降至3倍。
近兩年,東西城等中心城區人口疏散速度明顯加快。與此同時,50個重點村改造工程等項目提升了"農民變市民"的速度,北京遠郊區縣的人口結構,正在發生變化。按照北京市發展規劃,到2015年,北京遠郊區縣1/3農民轉為城鎮居民。"指標體系"通報,去年,遠郊區縣的城鎮人口比重已達69.3%,至2015年將提至80%。
■ 委員聲音
城鄉一體化重點應在遠郊區
除了去年數據和2015年的目標值,"指標體系"中的每一個指標,均設定了"一體化評價目標值",即參照國際標準、發展水平相近的國家、國內主要城市發展水平,制定的比照依據。結果表明,"指標體系"中的近八成指標,與"一體化評價目標值"有差距,意味著至2015年,北京的城鄉一體化水平仍有待提高。
對此,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黃衛東表示,城鄉一體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城鄉一體化推進了這么多年,現在終于制定了一個指標體系,有了具體且量化的發展目標,據此可以針對城鄉一體化建設進行監督和問責"。
"北京的城鄉一體化,關鍵問題是明確什么是’鄉’",黃衛東認為,"指標體系"可以進一步細化,確定遠郊農村的量化指標,"比如順義城區,跟北京市區的差距并不大,所以,城鄉一體化的重點應該是遠郊地區"。
■ 相關新聞
四遠郊區縣通"市郊鐵路"
北京將開行市郊鐵路列車,覆蓋懷柔、密云、延慶、平谷等遠郊新城,由此形成市郊鐵路列車、地鐵、城際鐵路的三級軌道交通聯系。
昨日市政協舉辦督促提案座談會透露,《北京市"十二五"時期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已在市政府專題會上討論通過,正與全市規劃綱要和各有關專項規劃相銜接。 《規劃》提出了城鄉接合部建設工程、重點小城鎮建設等10大建設工程,上述市郊鐵路列車項目,即為其中的"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規劃工程"。
本站部分內容屬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特此聲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來信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