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321計劃”集聚重量級海內外科技創業人才
2011年8月12日來源:南京日報
用5年時間,大力引進3000名領軍型科技創業人才,重點培養200名科技創業家,加快集聚100名國家“千人計劃”創業人才——“領軍型科技創業人才引進計劃”和“科技創業家培養計劃”,統稱為“南京321計劃”。記者從市委組織部獲悉,作為近期出臺的“八項計劃”中的核心,“南京321計劃”將以*的前瞻性和創新性,為南京建設中國人才與科技創新名城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撐。
聚焦創業與高端,為南京產業“量身定做”引人才
與南京以往的人才政策或同類城市相比,“南京321計劃”究竟有何不同?
這份計劃*大的特點是聚焦“科技創業人才”。“南京不缺人才,缺的是創業人才。如何將南京自身豐厚的科教人才資源轉化成發展優勢,是未來發展的關鍵點。”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為落實“人才*、科技創業”和“制度先試、園區先行”的關鍵舉措,今后5年,我市將大力集聚海內外領軍型科技創業人才,培育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科技創業主體。“南京321計劃”從總體目標到具體政策,始終聚焦科技創業,整合創新要素,優化資源配置,加大財稅扶持,營造創業氛圍,并將目標人群鎖定在領軍型科技創業人才上,旨在通過全球范圍內引才,優化南京人才結構,*南京科技創業和產業轉型升級。
其次,該計劃的特點在聚焦“高端人才”。“南京321計劃”中,“領軍型科技創業人才引進計劃”指引進3000名領軍型科技創業人才,包括海外留學歸國創業人才1000名、港澳臺及外籍創業人才1000名、國內高層次創業人才1000名。“科技創業家培養計劃”是在科技創業人才引進計劃基礎上的再遴選、再聚焦,重點資助一批具有國際視野、戰略思維和持續創新能力的領軍型科技創業人才,使之成為開創技術新路徑、商業新模式、產業新質態的科技創業家,并形成一批高新技術企業,*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
*專家組成評審團,人才投入上不封頂
“南京321計劃”中,對領軍型科技創業人才的扶持力度之大*。那么,什么樣的人才能獲得扶持?
據介紹,入選該扶持計劃的人才,至少得過“三關”:資格核查、技術評審和綜合評定。其中,后兩項將交由強大的專家評審團隊負責。“比如說,技術評審環節,我們將跳出南京和江蘇,邀請國家973和863計劃評審專家,組成專家評審團,一年兩次集中評審,通過權威客觀的評價,遴選出符合南京產業發展需要的領軍型科技創業人才。市場前景評估環節,政府部門只是組織者,評審團隊則由技術、管理、風險投資專家和科技型企業家擔綱,以專業的眼光,就項目的產業化可行性、創業前景、創業團隊和財務狀況等進行評定,擇優確定入選名單。”該負責人表示,這些扶持計劃說到底還是風險投資,盡管已經提前設置了科學完備的評審機制,但并不能指望每個來寧的科技創業人才都成功。“總的來說,南京對人才的態度是開明開放,只要確定人才符合入選條件,扶持資金立即到位,全市對人才的投入上不封頂。”
正在做專門的網站和LOGO,實施細則預計本月出臺
“南京321計劃”從發布至今已有一個月時間,人才對該計劃反映如何?如何申請該計劃的各項扶持?
據介紹,*近,南京市赴日本、韓國、香港等舉辦了一系列招才引智活動,并推介“南京321計劃”。計劃出臺僅一個月,南京市已與20多名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進行了溝通與洽談。
為確保“南京321計劃”順利實施,計劃明確實行市、區縣和部門領導與本計劃入選者掛鉤服務制度。同時,市委組織部正抓緊制定有關實施細則,預計本月出臺。據透露,細則分申報與評審程序、政策兌現、組織保障等內容。同時,按照5年目標,所有計劃目標已經分解到每一年和各區縣(園區)、部門,確保每一項政策都能落實到位。此外,“南京321計劃”的LOGO、網站和辦公室都在制定和籌備中,*快三季度可正式上線,“我們設想,今后能實現一個窗口常年受理、內部分辦的工作模式,以提高工作效率,更好為引進對象提供服務。”
入選重點扶持項目,給予200萬元創業啟動資金
【舉措】對引進的3000名領軍型科技創業人才,提供企業初創扶持政策。入選重點扶持項目的,給予200萬元創業啟動資金,提供不少于100平方米工作場所和不少于100平方米人才公寓,三年內免收租金;根據項目需求,提供不低于300萬元的創業投資和不低于300萬元的融資擔保。入選扶持項目的,給予100萬元創業啟動資金,提供不少于100平方米工作場所和不少于100平方米人才公寓,三年內免收租金;根據項目需求,提供不低于150萬元的創業投資和不低于150萬元的融資擔保。
【解讀】此舉主要是為初創企業解決啟動資金、創業場所、工商注冊、創投資金、融資擔保等問題。這是人才創辦企業的基本條件,也是人才扶持政策的基本內容,但此次扶持力度明顯加大。比如對“入選扶持項目的,給予100萬元創業啟動資金”,這一數字已經達到了其他城市對重點扶持項目的資助標準。
每年提供50個教授、研究員崗位,推動人才持續創新創業
【舉措】“領軍型科技創業人才引進計劃”明確:協調在寧高校、科研院所每年拿出50個教授、研究員崗位,定向提供有意向且符合條件的入選者;整合在寧高校、科研院所圖書資料、研發平臺和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向入選者開放,相關費用給予補貼。
【解讀】擔任高校院所教授、研究員,是對人才學術水平的認可,也使他們獲得持續研發創新的重要載體及參與國內外相關領域學術交流的重要通道。整合在寧各類研發資源,可以提高資源利用率,幫助初創期的科技企業降低研發成本,縮短企業孵化周期。目前,南京市初步建立的“大型儀器設備協作共用網”,每年補貼費用僅100多萬元。下一步計劃在持續擴容、分類規范、加大補貼的基礎上,實現區域研發資源和研發平臺的全覆蓋、大開放。
為人才及企業提供個性化創業輔導
【舉措】“領軍型科技創業人才引進計劃”提出:建立創新創業導師團,由兩院院士和知名專家組成創新導師團,由成功企業家和科技創業家組成創業導師團。“科技創業家培養計劃”明確:實行一人一檔、一企一策,聘請成功企業家和科技創業家擔任創業導師,聘請知名咨詢機構和科技服務機構提供專業化服務。
【解讀】此舉有助于科技創業人才提高創業成功率。其中,“一人一檔、一企一策”一方面要為每個企業制定個性化培養專案,明確目標和責任;另一方面,要請成功企業家和科技創業家提供創業輔導,如商業策劃、企業并購、上市輔導等定制式服務。
社會創投機構投資受損,政府給予30%的風險補償
【舉措】社會創投機構投資期限超過2年的,按其投資總額的1%給予獎勵。投資發生損失的,按實際投資損失的30%給予風險補償。
【解讀】與國外創投不同,國內創投傾向于投資成熟期特別是即將上市的企業,而較少投資于初創企業,目的是實現快進快出、減少風險、*大獲利。為鼓勵和引導創投機構投資于初創期企業,計劃明確“社會創投機構投資期限超過2年的,按其投資總額的1%給予獎勵”,希望創投機構早期進入、持續扶持。
南京市首創市級產業和科技經費單獨列項、單獨評審
【舉措】市級各類產業和科技經費中,對列入“科技創業家培養計劃”的企業實行單獨列項和單獨評審,給予重點支持。承擔省級以上專項的,按上級財政資助額1:1的比例配套獎勵。
【解讀】關于市級各類產業和科技經費單獨列項和單獨評審,屬南京市首創。具體操作中,可對市級產業經費和科技專項開列清單,逐一確定“科技創業家培養計劃”企業獲資助的項目占比和經費占比,并逐步提高這兩個比例。“南京科技創新政策二十條”提出,獲得重大科技專項的,給予1:0.5比例配套獎勵。為體現對“科技創業家培養計劃”企業的特別支持,承擔省級以上專項的,此次按1:1比例配套獎勵。
*在寧自購住房,不受限購政策限制
【舉措】“領軍型科技創業人才引進計劃”入選者*在南京市購買自住商品房的,視同南京戶籍市民,不受有關限購政策限制,并按企業注冊之日起5年內,個人所得稅市以下留成部分給予全額補貼。而“科技創業家培養計劃”入選者除本人外,其企業團隊核心成員和科技領軍人才*在南京市購買自住商品房的,同樣享受上述政策。
【解讀】此舉是在提供人才公寓的基礎上,進一步解決人才自購住房問題。根據這一政策,兩項計劃入選者中,外籍人才、外地人才將不再因無法提供一年以上本市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等,而無法在南京購房。同時,考慮到南京房價偏高,返還5年個人所得稅市以下留成部分,用作購房補貼,這有利于南京市引進和留住高層次人才。
本站部分內容屬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特此聲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來信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