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資力保年增13% 將達城鎮工資的40%
2011年7月11日來源:國際金融報
根據近日公布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未來5年,中國*低工資標準年均增長13%以上,絕大多數地區*低工資標準將達到當地城鎮從業人員平均工資的40%以上。
13%在意料之中
工資從來都是大眾關心的焦點。4月18日,人保部副部長楊志明在全國勞動關系工作座談會上就曾表示,要努力實現*低工資標準年均增長13%以上,實現職工工資增長15%,在"十二五"期間實現職工工資增長翻番。
數據顯示,*季度,全國13個省份調整了*低工資標準,平均增幅20.6%。當前,全國月*低工資標準*高的是深圳市1320元,小時*低工資標準*高的是北京市13元。
"此次規定*低工資標準年增長率在13%是意料之中的事,也是一個合理的增長區間。"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對《國際金融報》的記者分析:"’十一五’期間,城鎮職工工資年均增長達到了14%以上,’十二五’期間也將保持這個增長速度。*低工資年均增長率只有同平均工資增長率保持同步,才能完成*低工資標準達到當地城鎮從業人員平均工資的40%以上的目標。"
40%在正常區間
對于*低工資標準年增長率的上調,網上有觀點認為這是由居高不下的CPI"鞭打"出來的。對此,鄭秉文表示了異議。
"’十一五’期間的CPI比現在要低,但城鎮職工*低工資標準年增長率卻遠高于CPI,且40%的目標并不是突擊式增長,而是在一個正常的替代率標準的區間,因此,此次標準的出臺并不是由CPI推動起來的。"鄭秉文指出。
在鄭秉文看來,提高職工*低工資標準,能保障工人的權利,拉動內需的增長,但它同時也是把"雙刃劍"。
"*低工資制會提高廠家的勞動成本,直接廠商面臨兩個選擇:要么提高用工成本,要么栽員。"鄭秉文指出:"因此,為了減少就業壓力和保持勞動力市場彈性,*低工資標準的設定應該是理性的,不能超出經濟增長的速度,不應超出40%替代率這個國際慣例。"
"由于中國勞動報酬率已經逐年下降至*低點,所以,適當提高*低工資標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提高勞動報酬率,為轉變發展方式做出貢獻。從這個角度看,掌握好調整*低工資標準的節奏,是政府調節經濟的一個手段,也是調節城鎮職工工資增長率的一個手段,應該把這個手段利用好,*大限度地減少其負面作用。"鄭秉文表示。
本站部分內容屬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特此聲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來信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