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引進國際“人才團隊”提高自主創新力
2011年6月29日來源:中國新聞網
由廣東省政府首創的引進創新科研團隊引才模式,再次在全球引發“孔雀廣東飛”的趨勢。近兩年來的時間里,廣東已將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新生物醫藥等技術領域內的諸多人才收入囊中,“借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當廣東試探性地有計劃引進*批海內外創新團隊后,廣東創新人才悄然發生了幾何式增長 ,人才隊伍在一年間壯大了3倍。
在這期間,廣東從應用基礎研究到成果轉化都取得初步的進展,并在生物制藥、LED和裝備制造等方面取得核心技術的突破。大多數團隊的科研成果有望在幾年內實現產業化,預計產生數千億元人民幣的產值。
眼下,國際高端人才放眼在全球尋找*佳發展機會,廣東也欲打造成海內外人才聚集新地區。負責這一項目的廣東省科技廳負責人認為,廣東有著粵港澳科技合作的優越環境,再加上對外開放時間較早,廣東與國外各行業的交流十分暢通,也獲得許多與世界*人才接觸的機會,因而那些高端人才對廣東的創業環境也十分了解,如今趕上這一形勢,可謂水到渠成。
有不少“海歸”反映,廣東的這一引才計劃,令美國硅谷和著名高校的不少華裔人才躍躍欲試。
在廣東第二批20個創新團隊名單里,由2006年度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獲得者、美國科學院院士克雷格•梅洛教授率領的基因沉默技術與治療研發團隊,以廣東引進海內外創新團隊的新醫藥技術領域現場評審*名的身份入住廣州市銳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僅梅洛院士領銜的基因沉默技術與治療研發團隊就極有可能為廣東帶來一批重大的原創性新藥,具有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同時還會培養一批本土生物醫藥領域的領軍人才,為廣東生物醫藥產業和人民健康事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此外,英國利物浦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系吳青華教授率領的團隊,擁有的自主知識產權能夠填補廣東甚至中國在關鍵技術方面的*,對廣東未來新能源與智能電網自動化產業的轉型升級、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國際競爭力的提升都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引入后,該團隊也能為當地培養更多的高水平科技人才,打造一個服務于廣東能源領域的國際*科研創新團隊。
他們在粵的任期為5年,每年至少有6個月在粵工作,帶來的項目有望填補廣東的*。
新一批的創新團隊擁有129個核心發明專利,其中梅洛院士就擁有包括世界上*個核糖核酸干擾 (RNAi)治療專利在內的6項國際*專利。
同時,這些科研創新團隊也會間接壯大本土人才的隊伍,讓廣東自主創新能力再次得到強有力的支撐。
廣東省科技廳認為,這種模式在廣東可形成聚集和溢出效應。由于*批創新團隊獲得巨大成功,他們也相信第二批能形成“由專家引來專家群”效應讓廣東自主創新水平再騰飛。
本站部分內容屬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特此聲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來信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