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常務會決定啟動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
2011年6月2日來源:新華網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啟動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研究部署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此前報道:城鎮社會養老保險將試點 彌補養老保險制度*后一個缺失
據《華夏時報》報道,此前對農村居民實行的養老保險將惠及城鎮居民。一位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起草的關于城鎮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方案已經在近日召開的高層會議上進行了討論,下一步將上報國務院批準,今年該項制度將在全國范圍內進行試點。
按照目前的方案,即將進行試點的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對象是年滿16周歲及以上(不含學生)、不符合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城鎮居民,年滿60周歲符合條件的城鎮居民可領取基礎養老金。
5月4日,中投顧問金融行業研究員霍肖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國城鎮居民的養老保險屬于全國基本養老制度的一塊*。這部分人口居住在城市,但是呈現出無穩定收入、居住分散、流動性強、組織難度大的特點,急需社會各界關注和幫助。將這部分人群納入社會養老保險范疇,就進一步完善了我國的基本養老保障制度,也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和穩定。
按照剛剛公布的人口普查報告,未享受職工養老保險待遇的城鄉60周歲以上居民約1.4億人,其中農村約1.2億人,城鎮約2000萬人,也就是說意味著我國大約2000萬城鎮老人將享受這一制度福利。
5月6日,北京工商大學保險學系主任王緒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推出,有利于我國社會服務的均等化,意味著在已經實現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后,我國社會養老保險的*后一個制度缺失將徹底彌補。
新農保試點的順利推進以及各地在城鄉一體化社會養老保險建設方面取得的經驗,為今后全國范圍內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推出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據悉,就在各地如火如荼地進行新農保試點的同時,一些經濟條件好的城市居民的養老保險也已經開始先行探索,江蘇、海南、浙江和陜西等地的部分城市已經開始按照新農保的模式進行探索。
重慶市2009年就推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可自愿參加居民養老保險的人員為具有重慶市戶籍、年滿16周歲及以上的農村居民和城鎮靈活就業人員以及年滿60周歲以上的城鎮沒有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
霍肖樺認為重慶通過將城鎮居民和未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合并起來,使養老保險的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并對保險的參保環節逐一確定,避免由于區域不同而造成的養老保險體系混亂。
我國正在跑步進入全面老齡化時代,中國的特殊國情讓我們面臨著壓力極大的養老保障問題:一方面是大量人口的老齡化,但同時是傳統家庭養老能力大幅弱化。
今年4月19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就對我國目前的養老保障現狀表示了憂慮。他說,"十二五"期間人口老齡化來勢迅猛對于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帶來很大挑戰。2010年我國超過60周歲的老年人口1.74億,大約占總人口的12.8%,預計到"十二五"末將達到15%左右,并且在十幾年內將進入到老齡化的高峰,這對養老保險影響尤為巨大。
一位專家指出,能否在人口老齡化高峰到來之前,將更多城鄉居民納入制度保障范圍,且保障制度穩定運行,是我國養老保障制度有效應對老齡化挑戰的關鍵之一。正在試點的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正是一次關鍵的沖刺。
本站部分內容屬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特此聲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來信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