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或成為“藍領人才高地”
2011年5月12日來源:紅網株洲站-株洲日報
現代工業的強勢發展,需要一支掌握現代制造技術、規模宏大、梯次結構合理的高技能人才隊伍為支撐,作為工業重鎮的株洲尤為如此。據測算,株洲市目前高技能人才缺口達3.7萬人。高技能人才短缺,已成為制約企業提高競爭力和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瓶頸。
高技能人才缺口大
高技能人才是企業推動技術、科技成果向顯現生產力轉化的骨干力量。
南車長江公司株洲分公司技能大師鄒長青,經驗豐富,生產隱患、問題“一看準”,并能及時消除,為生產贏得時間;株洲冶煉集團的謝平根等3名技能人才,創造出“竹節式探針”等操作法,每年可為公司創造效益1000萬元以上……一群高技能人才,活躍在企業生產一線,用才智創造出財富。
但目前株洲市高技能人才缺口大,年齡和層次結構不合理,特別是復合型技能人才大量缺失。市人力資源市場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市用人單位共需要各類人員20162人次,而求職人數只有13868人次。制造業技能人才尤其短缺,某企業對*技師需求人數41人,但求職者僅2人。
讓高技能人才成“明星”
近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關注高技能人才培養,評選全市技能大師、技術能手,榮譽加身、重金獎勵,成為產業工人競相學習的標桿。
連續2年,在全市集中開展技能月活動,不唯學歷、職稱、資歷、身份,只要有自信、有技能,就有施展才能的舞臺。
參加過技能月活動競賽的企業職工曹雙全說,“技能月”成為全市產業工人以技會友、展現技能的盛大節日。
給高技能人才更大的施展才能的空間。去年6月,株洲市在大型企業成立首批5家技能大師工作室,由企業*技能人才領軍,傳技授藝的同時,為企業攻難關、解難題,創新工藝和技術。
株洲硬質合金集團有限公司技能大師工作室,在技能大師張建明帶領下,研制出具有高硬度、高強度的新合金具,主要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株洲能否成為“藍領人才高地”
業內人士認為,推進新型工業化,株洲市需要打造一支以中級工為基礎、以*工為主體、以技師和*技師為骨干的*技能人才隊伍,構筑起“藍領人才高地”。
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負責人說,株洲市將完善技能人才評價制度,進一步突破年齡、資歷、身份和比例的限制,以職業能力、工作業績、職業道德、職業知識水平多項并重為評判標準,給予技能人才晉升和發展更多通道。
株洲市將每2年推薦評選一批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技能人才,并探索設立技能大師工作津貼和療休制度,建立高技能人才交流工作站和技術成果信息站,搭建技能人才交流平臺,為高新技術開發、技術成果轉讓、同業技術交流、絕招絕藝展示以及創新創業等活動創造條件,爭取到2015年,全市*工水平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總數的36%以上。
本站部分內容屬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特此聲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來信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