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征額調至5000呼聲最高
2011年4月28日來源:新聞晚報刊
25日,中國人大網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全文,并向社會公開征集意見。這其中的關鍵點在于個稅免征額和稅率的調整,根據草案內容,個稅免征額由2000元調至3000元,稅率由9級調至7級。社會各界人士可以在意見征集截止日期5月25日之前,登錄中國人大網或寄信至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建言。
一審修改意見較多
4月20日-4月22日,萬眾矚目的個人所得稅修正案(草案)終于開始進入審議階段,而在22日下午,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剛剛結束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并未對個稅修正草案做出表決,在匯總相關意見修改草案后,個稅修正草案將進入二審階段,甚至有可能進行第三次審議。個稅修正案或于今年6月份進行審定,但具體審定和出臺時間,需向人大有關部門咨詢。
22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表示,*近國務院提出了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常委會組成人員和列席會議同志對草案進行認真審議,大家對草案總體表示贊成,也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會后,還要將草案向社會全文公布并征求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后,爭取盡快審議通過。
北京大學憲法與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姜明安稱,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審議程序,法律草案如果在一審就表決通過,即可根據法定時間予以實施。如果未進入表決程序,則表明該草案在審議過程中委員們的修改意見較多,需要修改之后再進入二審程序。
民意助推免征額上調
2005年,全國人大舉行*立法聽證會。中國稅務學會副會長安體富告訴記者:"此前國家并沒有對各地的個稅起征點采取’一刀切’管理,起初擬定的起征點為1500元,而深圳當時的個稅起征點已經是1600元了,所以’就高不就低’,改為1600元。正在進行的個稅起征點改革同樣應’就高不就低’,以北上廣三地的人均消費支出為參考下限。"
目前,依照官方城鎮住戶調查數據,家庭月消費支出*高的上海,在3500元左右。北上廣三地的白領認為,生活成本高、通脹壓力下,貨幣貶值速度加快,個稅免征額至少應調整到5000元的呼聲漸高。記者盤點各大門戶網站有關個稅免征額投票,認為個稅免征額設置為3000元較低的投票占比約為80%至90%,其中呼聲*高的是,將個稅免征額調高至5000元。
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上,不少委員認為,個稅免征額還有上調空間。
因地制宜更公平
記者在草案披露全文中,未發現有關個稅"一刀切"變動的內容。從目前多地政府在個稅"一刀切"還是"因地制宜"形成分庭抗禮的局面上,不難品出各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意味。從上一次個稅調整聽證會來看,一些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的財稅部門更希望中央能適當放權;而中西部財稅部門更希望稅負公平。
據財政部提供的資料顯示,2010年,上海、北京、江蘇、廣東和浙江五省的個稅收入約占全國的50%。顯然中國的個稅,主要來源于東部發達地區。
在"一刀切"還是因地制宜的問題上,資深財經評論人葉檀回應記者:"因地制宜更公平,盡管此前廣東等省份的先行經驗還不錯,但是中西部省份并不樂得踐行。一種觀點是,如果東西部起征點標準不同,如西部3000元、東部4000元,可能會導致西部人才引進上出現問題,簡言之,高層次人才來到西部,相同工資與東部相比要交更多的稅。"
記者也算了一筆賬,在稅率級次不變的情況下,對于扣除三險一金后凈入6000元的白領來說,若起征點為3000元,則應繳個人所得稅數額為325元;若起征點為4000元,則應繳納個人所得稅為175元,相差僅150元。除去東西部生活成本的考慮,納稅人因為150元的個稅差額就離開西部,這似乎不太現實。對此,葉檀一語點破:"現在很多省份競爭很激烈,一些中西部省份發展很快,因此并不愿意實行個稅上的差別化待遇。"中產階層或受新方案沖擊
有財稅分析人士認為,這次個稅修正案草案透露出的信息是稅收盤子縮小幅度并不大。因為,在擴大5%和10%兩個低檔稅率的適用范圍時,此前的個稅政策是應納稅所得額超過5000元-20000元的部分適用20%的稅率,超過20000元-40000元的部分適用25%的稅率,而現在是應納稅所得額超過9000元-35000元的部分適用25%的稅率。這就意味著,應納稅所得額在9000元-20000元的部分適用的稅率從20%提高到了25%,這也直接導致了應納稅所得額落在這一區間的中產階層受惠力度并不大,而高于這一區段的金領階層還將面臨著稅負增加。
而賈康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亦透露:"說實話,監管層的出發點,也并不希望靠(擴大)20%(稅率)級層來擴大財政收入,但是的確是沒有體現出培育中產階級的施政導向。"他還表示,這次方案的主要目的是擴大5%和10%兩個低檔稅率的適用范圍,同時從對沖因素的角度考慮,取消15%稅率的同時,擴大了20%稅率的應稅人群。
本站部分內容屬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特此聲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來信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