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重獎一批科技創新企業和人才
2011年3月16日來源:寧波市科技局
3月10日,寧波市召開全市工業轉型升級暨科技獎勵大會,一大批在科技領域作出杰出貢獻的科技英才登上領獎臺,接受市委、市政府的嘉獎。他們如明星般在閃光燈前亮相,接受全市人民崇敬的目光。其中孫平范、何加銘獲得了2010年度寧波市科技創新特別獎。
本次大會表彰了2個科技創新特別獎、10個科技創新推動獎、10個科技進步一等獎,20個科技進步二等獎,50個科技進步三等獎。市委、市政府共出資990萬元用于此次獎勵,其中科技創新特別獎每人獎勵60萬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每項獎勵30萬元,二等獎每項獎勵1萬元,三等獎每項獎勵5萬元;科技創新推動獎每人獎勵2萬元。
孫平范:17歲從商的科技創新專家
獲得60萬元獎勵的孫平范西裝筆挺,在領獎臺上意氣奮發。今年42歲的孫平范,17歲開始從商。盡管學歷不高,但他特別重視學習和研發。自主創新是他的*大法寶,在獲得的眾多國家專利中,他作為*發明人的有34項。
上世紀80年代末,慈溪有個白沙針織市場非常繁榮,20歲不到的孫平范在那里開始接觸手搖橫機。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外研發的全電腦橫機開始進軍國內市場,但“買一臺橫機的價格相當于500臺手搖機”,國內許多針織企業因此望而卻步。
2003年,孫平范回到老家慈溪,成立寧波裕人針織機械有限公司。他把多年的經營積蓄全部投入全電腦橫機的研發、生產中,甚至把銀行貸款也押進去。
一開始他就認定“核心技術一定要自己擁有”。由于國內還未開發此類產品,為了成功實現產品研發方面的突破,孫平范廣泛聯系行業內的學者和專家,并遠赴中國臺灣、日本等聘請專家和技術人員,對企業員工進行培訓和指導,并組建優勢團隊進行研發。300多個日日夜夜,孫平范和專家、工人們一起泡在機器房里。終于,*臺全電腦橫機的模型樣機出來了。孫平范帶著他不斷調整、試制出的*臺全電腦橫機的模型樣機“慈星”。
“全電腦橫機2個工人的生產能力,已經相當于傳統手搖橫機20人的生產能力!彪娔X橫機的產品多樣性以及較高的勞動生產率引來了換機高峰,“裕人”成為這股換機潮流中*大的國產品牌受益者。
2005年,“裕人”的全電腦橫機基本成熟定型并衍生出系列產品,完全擁有了全電腦橫機項目的自主知識產權,并被列為國家火炬計劃項目承擔單位。如今,“慈星”顯然已成為該領域的*者。去年實現銷售收入25億多元,實現利稅6億元。
何加銘:中醫世家出了個通信專家
同樣獲得60萬元獎勵的何加銘教授62歲,走路節奏很快,熱情似火,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至少要年輕10歲,而且思維跳躍。
何教授出生于杭州一個頗有名望的中醫世家,他本應成為何家第五代中醫傳人。然而,他卻轉身投入了通信行業。
2000年,他作為*人才被引進到寧波大學。在學校和有關部門支持下創辦了寧大通信技術研究所和寧波移動通信工程技術中心。 他是一名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但他給研究生講課幾乎沒上過講臺,而是讓學生在實驗室的操作臺上“手腦并用”。
他說:“我的腦子可不比上年輕人快,好用。但我有的是時間。泡實驗室,你在,我在。你不在,我也在。”何加銘平時就住在辦公室里,辦公室旁邊的小屋有張床,就是他睡覺的地方。除了開會和偶爾外出吃飯,他基本不會離開研究樓。到寧波工作快10年了,他在杭州的家總共住了不到30天。
何加銘非常看重自主創新,一直致力于研發出在通信基站系統和終端方面真正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他說:“只有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產品才有真正的價值,才能在國內外市場中具備競爭力。這正是目前多數國內企業缺乏的。”
何加銘帶領團隊主持開發的“面向行業的終端應用軟件整體解決方案及技術資源共享服務平臺”項目,解決了多項行業共性技術難題,技術成果已被50余家終端企業采用,其中上海優思公司應用了成果技術的整機近三年新增銷售18.7億元。
本站部分內容屬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特此聲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來信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