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技工5年增3倍 嘉定今春用工何以“不慌”
2011年3月4日來源:解放日報
春節過后的*工作日,前來嘉定區來滬人員就業服務中心求職的人熙熙攘攘,與往年的門庭冷落迥然相異。這些天,中心更加熱鬧,每天少則幾十,多則上百,來滬的農民工來此尋覓意向工種。當結構調整帶來的用工短缺困擾不少地區之時,嘉定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人表示,配合大型制造企業的入駐,已為企業招募一線技術工人做好儲備。目前,區域企業用工坦然。
作為上海發展先進制造業的重點區域,嘉定現有規模企業超過2300家。根據規劃,將進一步發揮"汽車城"功能定位,重點發展汽車、物聯網、新能源、新材料及信息軟件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隨著產業布局的逐步明確,用工結構也在悄然發生變化。據區人保部門調查顯示,從2009年第四季度開始,在各類招聘會及人才洽談會上,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崗位的需求量明顯增加,逐步占60%至70%,普工崗位的需求量則降至30%左右。而在此之前,企業推出的普工崗位一般超過7成。
"產業結構調整、企業產品升級,需要大量的一線技術工人。"嘉定區來滬人員就業服務中心主任朱華民告訴記者,不少企業的人力資源主管幾次三番找到他,反映在崗的技術型工人數量遠遠無法滿足企業不斷擴大的業務,希望政府搭臺,為企業招募一批一線優質員工。
面對企業的用工渴求,嘉定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采取 "兩條腿走路",一靠對接,二靠培訓。不能坐等技術工人自己上門,要主動 "走出去"。"首站選擇了陜西寶雞。"嘉定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人表示,寶雞技工是全國工商注冊的品牌,當地有著200多家各類技師、技工及職業技能學校,可謂技能型工人的"富礦"。*組團赴外地招聘,26家企業共招募到擁有技工證書的應屆生800余名。一年過后,留下的660余名技術工人大多成為企業的一線骨干,有的還被提升做了車間主任,"不少企業希望我們多多搭臺。"
去年以來,嘉定區主動出擊,對接陜西寶雞、湖北黃岡、四川宜賓、重慶萬州等用工輸出地,提前將一批未來的技術好手納入用工儲備庫。一年間,共組織40余家區域重點企業前往外省市攬才。在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人看來,更重要的是與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及相關學校建立起常態的合作。
"彼此互通信息,我們提供企業的用工需求、薪資待遇等,當地學校向應屆生介紹更多的就業機會。"此后,嘉定多家企業通過政府搭臺、校企合作,直接從技工學校招到了畢業生。
帶著企業去火車站把技術工人接回嘉定不說,為了讓他們安心扎根企業一線,嘉定區有關部門共同合作,盡可能解除這批初出茅廬者的后顧之憂。來自陜西寶雞的小王下了火車,便被公司安排住進馬陸永盛公寓,"原本擔心的住宿問題,還沒提出來就解決了。"據介紹,這批引進的農民工,或入住農民工公寓、企業公租房,或由企業集中在外租賃房屋、提供住房補貼,一一得到妥善安置。
引進技能型農民工的同時,更要為在職的農民工創造提升職業技能的機會與空間。目前,在嘉定就業的農民工有40多萬名。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通過為農民工提供專業技能培訓、舉辦技能大賽,鼓勵企業內部開展培訓,培養具備專業技能的一線產業工人。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嘉定區通過各類培訓,新增*技師166名,*技工6899名,中級技工32724名;通過職業技能大賽,產生77名*技師,879名*技工、986名中級技工。記者了解到,五年前,嘉定區*技術工人的數量不超過2萬人,而到去年底,已拓展到6.28萬人。據悉,今年嘉定區還將計劃培訓7500名農民工。
農民工"素質就業",讓企業嘗到了甜頭。今年春節過后,上海亞爾光源公司的農民工返崗率達98%。企業負責人表示,在技能培訓、崗位成才上,對農民工和上海職工一視同仁,"農民工上高復班、夜校蔚然成風,一些人還獲得了大學本科、大專文憑。"據介紹,該公司還涌現出張英操作法、陶美華操作法、房春洪操作法等十幾個以一線崗位工人命名的工藝操作法,公司產品可以同國際品牌同臺競技。
本站部分內容屬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特此聲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來信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