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收入分配日益優化 職工收入顯著提高
2010年12月27日來源:天津市統計局
"十一五"期間,天津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圍繞市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奮斗目標和工作思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化解了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國民經濟呈現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連續實施了四個20項民心工程,民計民生不斷改善;積極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分配結構日益優化,職工收入進入增長*快的五年。
一、國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斷優化
"十一五"期間,天津市國民經濟進入一個高速增長的新階段,經濟總量不斷實現新突破,經濟增長質量穩步提高,市委市政府將增加城鄉居民收入作為加快推進改善民生的社會建設的重點任務之一,不斷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不斷提高困難幫扶標準和*低工資標準,促進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逐步提高勞動報酬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五年來,勞動者報酬在全部地區生產總值中所占比重穩步提高,從2005年的31.4%提高到2009年的37.7%,四年提高了6.3個百分點,年均提高1.6個百分點。同期政府所得的生產稅凈額下降3.8個百分點,企業所得的固定資產折舊和營業盈余下降2.5個百分點。政府、企業、個人三者之間利益格局由2005年的31.4:19.2:49.4演變為2009年的37.7:15.4:46.9。由此可見,"十一五"期間天津市在收入分配格局上宏觀調控效果顯著,政府和企業都降低了各自所得比例使職工勞動者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穩步提高,讓職工更多地分享經濟發展成果。
二、職工收入顯著提高
1、勞動報酬增長速度高于同期GDP增長速度
五年來,市委、市政府始終將增加職工收入作為實現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大事來抓,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宏觀調控,理順分配關系,職工收入保持穩步增長,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理念。2005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為3905.64億元,2009年達到7521.85億元,四年間經濟總量年均增長15.8%。人均GDP由2005年的37796元提高到62574元,年均增長11.5%。
全市城鎮單位從業人員勞動報酬總額由2005年的458.26億元增加到2009年的886.51億元,增長近一倍,年均增長17.9%。人均勞動報酬由2005年的24122元提高到43937元,年均增長16.2%,年均增速高于"十五"時期2個百分點,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年均增長13.4%,高于同期人均GDP年均增速1.9個百分點。今年前三季度從業人員勞動報酬總額達到675.3億元,同比增長16.1%,人均勞動報酬33629元,同比增長15%。呈現職工收入與經濟發展同步增長的良好態勢。
2、企業分配制度改革不斷深化,職工收入穩步增長
隨著全市經濟運行質量顯著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穩步提升,不但增強了企業發展和競爭能力,而且為企業單位從業人員勞動報酬的穩步增長提供了物質基礎。政府對企業收入分配宏觀調控方式的逐步轉變為企業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斷深化提供了有利環境。工資指導線、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低工資標準、清償工資拖欠、從業人員勞動報酬總額目標管理、經營者考核與職工收入增長掛鉤等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的宏觀調控措施日益增強,對企業的收入分配發揮著重要的引導和調節作用。企業單位職工收入實現穩步增長。全市企業單位從業人員人均勞動報酬由2005年的23820元增加到2009年的41023元,四年增加了17203元,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4.6%。今年前三季度人均勞動報酬達到31677元,同比增長13.2%。
3、機關事業單位年均增長20%以上
四年來,天津市先后三次出臺增資政策,提高了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職務工資、工作津貼、崗位責任獎、年終一次性獎勵等標準,有力保證了機關事業單位從業人員勞動報酬的穩步增長。2009年,機關事業單位從業人員人均勞動報酬達到53552元,比2005年的25070元提高了28482元,增長1倍多,年均增長速度達到20.9%。今年前三季度機關事業單位人均勞動報酬達到40035元,同比增長20.7%。
4、各種經濟類型單位從業人員收入格局發生明顯變化
"十一五"期間,國有經濟單位從業人員勞動報酬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人均勞動報酬由2005年的24664元增加到2009年的47895元,增加了23231元,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8%,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年均遞增15.1%,高于同期人均GDP增長速度3.6個百分點,與天津市經濟保持了同步協調發展。同期,集體經濟單位人均勞動報酬由2005年的14691元增加到2009年的29018元,年均增長18.6%。以三資企業和股份制企業為主的其他經濟單位人均勞動報酬水平,由2005年的24782元增加到2009年的41806元,增加了17024元,年均增長速度為14%。
經過四年的增長,各種經濟類型單位從業人員收入發生很大變化。從增量看,國有經濟單位四年中的增量高于集體經濟8904元,高于其他經濟6207元,高于三資企業9273元;從年均遞增速度看,國有經濟高于其他經濟4個百分點;從人均勞動報酬水平看,2005年時國有經濟低于其他經濟118元,到2009年,國有經濟已超出其他經濟6089元。四年來,全市從業人員收入水平保持穩步增長應該說國有經濟單位貢獻*大。
其他經濟單位中股份制企業收入增長顯著快于三資企業。2005年時股份制企業人均勞動報酬水平就高于國有經濟7182元,高于三資企業6141元,五年中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7.7%,僅低于國有經濟0.3個百分點,高于三資企業6.2個百分點,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年均增長14.8%,高于同期人均GDP增長速度3.3個百分點。經過四年來在高水平上的快速增長,2009年股份制企業人均勞動報酬水平與其他經濟單位的差距進一步加大,已經高于國有經濟13194元,高于三資企業21426元。
5、11行業職工收入實現年均15%以上快速增長
四年來,各行業從業人員收入水平穩步提高,11個行業職工人均收入達到年均15%以上的快速增長,其中2個行業人均收入年均增長達到20%以上。增速*快的是教育,人均勞動報酬從2005年的24608元提高到2009年的56700元,增加了32092元,增長一倍多,年均增長達到23.2%,人均水平在19個行業中由2005年的第11位提升到2009年的第7位。其次增長較快的是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2009年人均勞動報酬57443元,比2005年(26322元)增加31121元,年均增長21.5%,在19個行業中由2005年的第7位提升到2009年的第6位。
金融、電力、科研名列前茅。"十一五"前三年天津市金融業人均收入在19個行業中名列第二,至2009年躍升至全市各行業之首,人均勞動報酬達到74068元,四年間年均增長17%。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人均勞動報酬由全市首位滑落至第二位,2009年為71632元,四年間年均增長11.3%。第三位的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2009年為67825元,四年間年均增長16.8%。
本站部分內容屬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特此聲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來信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