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人一周發一次工資 經常月光不存錢
2010年10月22日來源:環球網
在澳大利亞工作,工資一般是每周發一次(公務員或者大機構是每兩周發一次),發工資的日子通常是逢星期四或星期五。因此,澳大利亞的餐館、酒吧、百貨公司每周的星期五、六是生意特別好的日子。近年一些大型百貨公司和購物中心都有逢星期四晚延長營業時間的做法(Night Shopping),迎合逢星期四領工資的人士。一些不注意安排花錢的人,就會有周末富貴,周初貧窮的現象。這都沒有關系,因為多過幾天,又是快樂的周末了。
在中國,習慣于按月發工資,稱為“月薪”。在美國,按年計算工資,稱為“年薪”。到了澳大利亞,發覺這里是一周發一次工資,稱為“周薪”。澳大利亞實行周工資制,每周四為發工資的日子。
澳大利亞人對待金錢的觀念跟中國人不同:中國人喜歡存錢;據統計,2007年中國居民儲蓄總額突破12萬億元便是明證。澳大利亞人不存錢,沒有儲蓄的習慣,工資一到手就花,一直到花光為止。
正因為這樣,倘若一個月發一次工資,那么很多澳大利亞人會在月初拿到工資時花天酒地,而到了月底則揭不開鍋。于是,只能改為一周發一次工資,一次到手的錢不會太多。
即便是一周發一次工資,在澳大利亞還是發生這樣的現象:一到周四晚上,商場、餐館、酒吧都不得不延長營業時間;從周五到周日,商場、餐館、酒吧的生意也都不錯。到了周一,生意明顯蕭條。到了周三,生意*為慘淡。
澳大利亞人調侃道,從周一到周三,他們過的是奴隸的生活;從周四到周日,過的是上帝的生活。
2006年澳大利亞人的平均周薪為806.70澳元。即便是按照一澳元兌換六元人民幣計算,也要達到四千三百多元人民幣。澳大利亞的工資收入,排在世界發達國家首位。
澳大利亞人收入高,所以私家車像中國的自行車那么普遍。老百姓的住房,普遍寬敞。周薪低于300澳元的,為低收入者,可以向政府申請補助。
人們說,澳大利亞社會是一個“兩頭小中間大”的社會,即大富豪和貧窮的人都少,而占多數的是中產階級。
澳大利亞聯邦公平工作委員會Fair Work Australia宣布,140萬一直拿*低工資的澳大利亞人今年年中將獲得26澳元每周加薪,達到每周570元。
澳大利亞2009年*低工資標準為每周544澳元,2008年為544澳元,2007年為522澳元。
本站部分內容屬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特此聲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來信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