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刊文:穩物價廣就業增收入
2010年7月21日來源:東方早報
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11.1%、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2.6%、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43.1%、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同比分別實際增長7.5%和9.5%、城鎮單位就業人數增加500多萬、房地產價格過快上漲勢頭得到明顯遏制……
這份"成績單",顯示出上半年中國經濟的總體態勢。"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老百姓對經濟形勢的體會如何?他們有什么新期待?新華社記者就此在各地進行了采訪。
"房價什么時候才能下來"
在位于北京市西四環的一個新開樓盤售樓處,記者遇見了騎著單車來看房的青年教師劉毅明。當聽到開盤均價高達每平方米4萬元時,這位已過而立之年的北方漢子搖搖頭,露出為難的神情。
劉毅明一家三口擠在一套不足5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眼看女兒到了上小學的年齡,為了讓她有個安靜的學習環境,2009年底,劉毅明開始了他的購房之路。
"從北五環到南四環,從新開樓盤到二手房,我看的房子不下30處,每天除了給老婆打電話,就是接房地產公司的電話,但還是沒有買到合適的房子。"劉毅明無奈地說。
"要是當初買了也就踏實了。"指著一套兩室一廳的戶型圖,劉毅明告訴記者,幾個月的工夫,房價已從3萬元左右一路飆升至4萬元。"調控措施出來后,都說房價要跌,但到底什么時候才能下來呢?"劉毅明道出了眾多購房者心中的疑問。
"大家都觀望著,就連裝修行業也進入淡季了。"供職于北京一家裝修公司的設計師李壯告訴記者。
隨著銷售額增幅回落,購房者的消費預期也發生重大變化,等待和觀望的情緒漸濃。面對撲朔迷離的房價走勢,原本急著買房結婚的北京市民曹建告訴記者:"我們兩個人每月收入才1萬來塊錢,動輒每平方米三四萬元的房價,我們實在難以承受。還是先租房,沒準下半年房價就降下來了。"
"房租漲了四成"
聽說北京新發地農貿批發市場菜價便宜,家住豐臺區萬柳園的封阿姨一大早便趕到這里采購。封阿姨告訴記者,"比起前兩個月,菜價是降了不少,但是,夏季常吃的大蒜、綠豆還是沒有降多少,不知不覺我這一籃子菜就花了50多塊錢呢。"
今年各地菜價漲落不定。先是粳米、玉米,接著大蒜、綠豆也大漲。封阿姨告訴記者,進入暑期,她經常給家人熬綠豆湯解暑。"4月中旬在新發地買一斤綠豆要花9塊5,6月末降到7塊,現在綠豆價又反彈到8塊多了。"
在安徽合肥,目前正是吃龍蝦的時令,但讓不少市民感慨的是今年餐館的龍蝦價格幾乎漲了一倍。"去年半斤一份的龍蝦只要30塊錢左右,今年都漲到了五六十塊錢,而菜市場的新鮮龍蝦價格還是五六塊錢一斤,也不知道餐館的價格咋就漲了這么多!"合肥市民王樂說。
除了蔬菜等食品價格,作為CPI重要組成部分,住房價格也牽動著居民的日常消費。近幾個月以來,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的房屋租賃價格平均漲幅超過10%,不少一、二線城市房屋租金同比漲幅達到了二至四成。
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經濟學家莊健認為,作為CPI數據的重要組成部分,租房價格的上漲勢必會對CPI和通脹有所影響。"目前綠豆、房租等價格上漲已經引起關注,政府部門可能會對此進行相應調控。"
本站部分內容屬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特此聲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來信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