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近10萬“蟻族”失業或半失業 專業設置不合理
2010年4月7日來源:重慶日報
近日,重慶市教委主任彭智勇在全市高校工作會上表示,"蟻族"現象給高校教育敲響了警鐘,學校必須提高教學質量,調整專業設置,做好學生的職業規劃教育。
10萬"蟻族"工作不穩定
在我市"兩會"期間,來自市政協的一件提案顯示:經調查,重慶的"蟻族"總數接近10萬人,他們多數是本市高校*近幾年的畢業生,主要分布在石橋鋪、高廟村、磁器口、回龍灣等城鄉結合部。
調查顯示,這些學生主要從事保險推銷、電子器材銷售、廣告營銷、餐飲服務等一些臨時性工作,平均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沒有"三險"和勞動合同,有的處于失業或半失業狀態,居住環境差,經濟收入低,工作不穩定,社會壓力大。
就業教育不足 專業設置不合理
"蟻族"的產生與學校對學生開展的就業教育不夠有關。市教委提供的數據顯示,一些高校畢業生對下基層、去遠郊區縣工作沒有興趣,因此出現"高不成低不就"的奇怪現象。
高校專業設置不合理是造成"蟻族"現象的另一個原因。彭智勇說,目前我市幾乎校校都開設了文學、法學、管理學、計算機等專業,這些專業的學生畢業之后,就業的壓力是非常大的,"哪里有這么多崗位給學生,*后被迫淪為’蟻族’"。
電子類技能型人才奇缺
隨著富士康、廣達、英業達等IT巨頭相繼落戶我市,旨在打造全球*大筆記本電腦基地的西永微電園,電子類技能型人才已經呈現巨大"缺口"。
他表示,從今年起,我市高校的新增招生計劃取消行政分配,按各專業的辦學質量和就業率進行分配,重點圍繞我市的"6+1"支柱產業,即汽車摩托車、裝備制造、天然氣石油化工、材料工業、電子信息、能源工業和輕紡及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步調整專業設置,并按照專業就業排位安排招生計劃,提高學生就業率,避免更多"蟻族"的出現。
本站部分內容屬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特此聲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來信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