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學生就業調查:最想去大中型國企謀職
2009年11月19日來源:中國青年報
近日,上海師范大學對10所高校1641名90后和80后大學生的調查顯示,國有大中型企業成了90后大學生*想去的工作單位,選擇率達到20.3%。其他就業意向從高到低分別是大專院校(14.8%)、科研單位(11.2%)、私營企業(9.4%)、黨政機關(8.9%)等。
如何實現職業理想?64.5%的人*“是否有較強的工作能力”
調查發現,與80后大學生比起來,90后大學生選擇國有大中型企業、大專院校等事業單位的比例比較低,而選擇其他工作單位的比例則較高。負責此次調查的上海師范大學學生工作部部長蔣明軍認為,這表明90后大學生在巨大的就業壓力之下,擇業觀念已逐步趨于理性,能夠主動選擇“分流”。
此次調查還發現,46.0%的90后大學生表示,會“盡量找一個穩妥的、符合自己要求的職業,只有在實在達不到自己要求的情況下,才會先就業再擇業”。蔣明軍認為,90后大學生給人*深的印象是自信、有責任意識、務實。
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專業本科生王一坤,正在籌備一份校園報紙《電影新七天》。辦報的想法源于上個月也去上海參加的“世博會大學生注冊記者訓練營”。
“150個同學都是全國各地大學的校媒領袖,大家聊得特別融洽。我*次發現,大學生的力量這么大,自己對新聞的興趣竟然這么濃厚。回來后,就特別想把報紙辦起來,和更多的人分享。”
但是對自己未來的職業,王一坤不著急。“只要有本領,有謙虛的態度,找到一份工作并不難。我也不想現在就給自己定型,只是努力把各個方面都準備好。”
對于如何實現職業理想,調查中,64.5%的人*“是否有較強的工作能力”,其次“是否有強硬的社會關系網”(19.1%)。此外,還有7.7%的人選擇“學業成績是否優異”,5.9%的人選擇“所學專業是否熱門”。
在就業過程中,80后大學生相對來說更重視社會關系網的作用。調查發現,80后比90后對社會關系的評價高了5.5個百分點。蔣明軍認為,這恰恰反映了當前社會上存在的一些現象,有的畢業生依賴性強,把找工作的希望更多寄托在家人和老師的人際關系上,把社會關系網當成救命稻草。90后大學生盡管同樣也深受這種觀念的影響,但是相對來說,他們更積極一些,更愿意腳踏實地、放寬視野、提升自我,自信心更強。
本站部分內容屬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特此聲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來信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