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莎北京報道如何更好解決多子女家庭的住房問題,是各地生育支持政策和住房政策的重要關注點。
日前,《北京市關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的工作措施》(以下簡稱《工作措施》)印發,文件圍繞多子女家庭購房、保障性住房配租配售、房屋租賃,提出多項政策措施。比如,在加大對多子女家庭購房支持力度方面,明確要結合實際出臺適當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等政策。
包括北京在內,中指研究院統計發現,今年以來,80多個地方出臺或落地針對多子女家庭的住房支持政策,主要涉及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上限、發放購房補貼、核減住房認定套數、強化保障性住房傾斜等方面。多措并舉降低多子女家庭的購房成本,帶動需求釋放。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總監陳文靜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預計后續將有更多城市加大對多子女家庭的住房支持力度,如進一步上調公積金貸款額度上限、擴大公積金使用范圍、加大購房補貼力度,降低多子女家庭租房成本、加大租房房源的支持等,降低多子女家庭的生育、養育負擔,更好地保障其住房需求。
公積金成核心政策工具
在北京新出臺的《工作措施》中,適當提高多子女家庭公積金貸款額度的市場關注度頗高。
此前,北京就曾加大多子女家庭購房的公積金政策支持力度。去年6月,北京提出,北京戶籍多子女家庭購買二套房的,商貸和公積金貸中認定為首套房;去年10月,北京進一步將多子女家庭購房的公積金貸款額度上浮40萬元,*高可貸到160萬元。
隨著《工作措施》出臺,陳文靜預計,后續北京將有進一步的政策落地,或繼續上調多子女家庭公積金貸款額度上限,進一步降低其購房成本。
今年以來,公積金已成為各地支持合理住房需求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也是加大力度保障多子女家庭購房需求的重要抓手。據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統計,年內各地優化公積金政策約180次,其中80多個地方優化多子女家庭的公積金政策,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成為此類政策中應用*廣泛的舉措。
在省級層面,湖北明確,對購買自住住房申請公積金貸款的多子女家庭,*高貸款額度上浮不低于20%,有條件的地方可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提高上浮比例;四川提出,多子女家庭申請公積金貸款的*高額度上浮不低于20%;山東計劃提高多子女家庭公積金*高貸款額度上浮比例,力爭上浮30%以上;江蘇也明確,要通過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等方式,給予多子女家庭更多住房支持。
在城市層面,深圳發文,有兩個及以上子女的家庭購房,公積金*高貸款額度上浮比例從10%提高至50%;蘇州出臺新政規定,養育未成年二孩的家庭使用公積金貸款購買首套或二套自住房的,貸款額度可上浮30%,養育未成年三孩的,貸款額度可上浮40%;長沙市明確,生育二孩、三孩及以上的家庭在長沙購買首套或第二套自住房,且為新建商品房的,*高貸款額度分別提高20%、30%;吉林市提出,生育撫養二孩及以上的多子女家庭,公積金*高貸款額度上浮30%,*高91萬元。
除公積金政策外,多地通過發放購房補貼減輕多子女家庭負擔。紹興越城區按多子女家庭所購新建商品住房的面積進行補貼,二孩家庭每平方米補貼1500元,*高不超20萬元,三孩家庭每平方米補貼2500元,*高不超40萬元;南通對主城區范圍內的多子女家庭購買新建商品住房的,給予5萬元的一次性購房補貼。另外,湖北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對多子女家庭購買商品房給予金額或面積補貼。
越來越多的省份和城市著力優化多子女家庭購房時的住房套數認定標準,湖北鼓勵各地結合實際,對多子女家庭購買第二套住房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的,執行首套房貸款政策;長沙提到,生育二孩及以上且子女未成年的家庭購買新建商品住房時,在擬購住房所在區縣(市)已有住房的,套數認定核減一套,按核減后的套數認定標準執行住房信貸政策;青島則發文明確,購買第二套自住住房的公積金貸款按首套房政策執行。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今年各地針對多子女家庭的購房支持政策,整體上是對去年政策方向的延續與深化。從具體措施來看,部分城市在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等方面的政策力度較去年有所加大,旨在進一步降低多子女家庭的購房成本。當前政策多從購房端給多子女家庭提供支持,但很多有換房需求的多子女家庭持有二手房,出售舊房需求迫切,可考慮對這些家庭發放售房補貼,鼓勵其降價出售二手房以加速交易。
對部分城市在公積金貸款、購房補貼等政策中向三孩家庭傾斜更大支持力度的做法,嚴躍進表示認同。他認為,三孩家庭面臨的住房及養育壓力相對更為突出,因此有必要構建梯度化支持體系。
探索差異化住房政策支持路徑
解決多子女家庭的住房問題,也需要構建多元化的住房供給體系。除了依托市場化的商品房市場,一方面,還要強化保障性住房的兜底作用,在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加力支持多子女家庭租房,為其提供更靈活的住房選擇。今年以來,多地已推出相關政策。
日前,北京印發的《工作措施》中就涉及在保障性住房方面向多子女家庭適度傾斜的內容。該文件提出,多渠道增加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給,未成年子女數量較多的家庭可納入公共租賃住房優先配租范圍,并在戶型選擇方面給予適當照顧。
此外,湖北也明確要強化保障性住房政策傾斜,支持各級政府將籌集的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中較大面積房源優先用于保障符合條件的多子女家庭。四川進一步提出,適當配置三居室、四居室保障性租賃住房房源,并在戶型、樓層選擇方面給予優先支持,更好滿足多子女家庭住房需求。江蘇提出要把符合條件的多子女家庭納入公共租賃住房、保障性租賃住房等保障范圍,優先滿足多子女家庭的住房保障需求,并可根據未成年子女數量,在戶型選擇等方面給予適當照顧。
租購并舉是我國住房制度改革的核心方向之一,住房租賃也是多子女家庭緩解住房壓力、實現合理居住需求的重要路徑。北京出臺的《工作措施》明確,多子女家庭租賃房屋并備案的,可按實際月租金提取公積金,不受月繳存額限制。山東和湖北也有類似政策出臺。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馬亮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對多子女家庭而言,子女入學的學校不同,子女上學和家長接送不方便,都會帶來住房困難問題。特別是年齡相差較大的子女,在幼兒園、小學、初中等不同學校入學,會帶來住房選擇困難。與此同時,劃片入學也可能讓子女入讀不同小學,造成家庭接送困擾。
馬亮認為,當前針對多子女家庭的購房支持政策,雖以構建生育友好型住房環境為重要導向,但在實際效應中也兼顧了促進住房市場庫存去化的目標。相較而言,租房領域的相關政策在回應多子女家庭的即時住房需求上,更凸顯出針對性和直接性。
整體而言,馬亮表示,今年各級政府部門都在加大力度推出完善生育津貼等各種生育優化政策,真金白銀地促進生育。解決多子女家庭的住房問題,需要在補貼、減稅、降費等方面著手,通過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保障型租賃住房等解決其居住需求。與此同時,也可以結合“好房子”政策,為多子女家庭提供更多“好房子”。
在嚴躍進看來,近期出臺的生育補貼等相關政策已將一孩家庭納入保障范圍,這一調整體現出政策導向的重要變化。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不僅要加力支持多子女家庭的住房需求,也可以考慮逐步拓展政策覆蓋的廣度,讓一孩家庭同樣能在住房領域享受一定支持政策。
鏈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9618423435861304&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