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史傳芝)即日起至12月底,自治區將集中開展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百日攻堅”七大行動,全力促進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
8月4日,記者從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獲悉,本次行動聚焦2025屆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以及在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登記的16-24歲失業青年。
七大行動包括:就業創業政策落實行動、實名制就業幫扶行動、“職引未來”系列招聘行動、青年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困難畢業生精準幫扶行動、青年就業啟航行動和就業權益護航行動。
“行動期間,自治區將發布就業創業政策、就業創業服務目錄、服務機構目錄、求職途徑、招聘渠道等‘五大清單’,綜合施策。”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就業促進處二級主任科員巴特說,“我們的目標是:力爭使有就業意愿的2025屆高校畢業生年底去向落實率和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幫扶就業率不低于上年水平;確保登記失業青年年底前均能實現就業或參與到就業準備活動中,保持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水平總體平穩。”
巴特說,各地要將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服務攻堅行動作為當前穩就業工作的重要抓手,落實屬地責任,細化實施方案,明確工作措施、時間節點和保障機制,全力推動各項行動落地見效。
繼續閱讀:
政策扶持精準服務護航青年群體就業
自治區開展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百日攻堅”七大行動,將針對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需求,通過加強就業創業政策支持、搭建供需對接平臺、開展精準幫扶等多項舉措,護航青年群體就業。
實施就業創業政策落實行動
加力落實穩崗返還、社保補貼、稅費減免、培訓補貼、擔保貸款等惠企政策,鼓勵用人單位更多招收高校畢業生等青年。抓好新一輪支持政策落地,拓寬一次性擴崗補助范圍,延續實施國有企業招聘高校畢業生增人增資政策,引導政府投資的創業孵化基地放寬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免費入駐門檻,推廣高效辦成個人創業“一件事”,推行“直補快辦”“政策計算器”等服務,推動各項就業政策集中兌現,提高就業政策落實率。
實施實名制就業幫扶行動
目前,自治區已通過“自治區就業創業綜合服務平臺”將2025屆高校畢業生實名信息數據按生源地推送至各地州市、縣市區,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正加緊做好實名數據承接工作。
對納入實名信息臺賬的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登記失業青年將實行專人聯系、集中幫扶,提供至少1次政策宣介、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介、1次技能培訓或就業見習機會的“1131”實名服務。將加快聯系服務,用好“大數據+鐵腳板”,依托家門口就業服務、青年就業驛站等載體,開展人社專員敲門行動,確保8月底前將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登記失業青年全部聯系服務一遍,做到“一幫到底、不漏一人”。
實施“職引未來”系列招聘行動
高頻次舉辦全國城市聯合招聘、民營企業招聘月等系列活動,豐富行業企業專場、直播帶崗等特色招聘,保持市場熱度。在高校畢業生集中的城市每周至少舉辦1次專業性招聘,每月至少舉辦1次綜合性招聘,重點面向南疆傾斜崗位資源,引導高校畢業生留疆特別是留南疆就業。充分利用各類媒介,通過發布致2025屆高校畢業生的公開信形式,亮出就業創業政策、就業創業服務項目、服務機構目錄、求助途徑、招聘渠道“五個清單”。鼓勵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與區屬高校聯合舉辦線下招聘活動,按規定進行補助。
實施青年職業技能提升行動
結合“技能照亮前程”培訓行動,面向有就業和培訓意愿的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分層次、分領域開展針對性職業技能培訓。
積極開展青年求職能力實訓,依托援疆省市資源優勢,舉辦求職能力實訓師資班和學員班,將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失業青年納入實訓范圍。
強化見習規范管理,指導見習單位做好見習協議簽訂,在見習協議中約定雙方權利義務、待遇保障、退出機制等內容。定期跟進檢查見習單位見習人員管理、政策落實和見習實效等情況。推進實施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加大就業見習政策宣傳力度,全年募集不少于1.5萬個見習崗位,組織不少于5000名青年參加見習,各地募集崗位和組織見習人員數量要不低于去年水平。強化見習跟蹤幫扶,鼓勵見習單位留用見習人員,做好見習后未留用人員后續就業幫扶。
實施困難畢業生精準幫扶行動
精準鎖定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家庭以及殘疾等困難畢業生,建立健全就業幫扶清單。組織專門力量與困難畢業生“一對一”結對,制定個性化幫扶方案,優先推送3-5個高質量崗位信息,優先組織培訓見習,優先提供職業指導。對通過市場化渠道確實難以實現就業的,統籌運用公益性崗位予以安置。
要求各地盡快將2025屆畢業生求職補貼全部發放到位,并啟動2026屆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申領發放工作,確保在10月底前,將2026屆一次性求職補貼發放到位。
實施青年就業啟航行動
依托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家門口”就業服務站等平臺,建設一批青年就業驛站,加強失業青年常態化幫扶,允許失業青年在戶籍地、常駐地、求職地進行求職登記。加強就業轉失業青年摸排,掌握其就業失業狀態,持續開展聯系服務。發揮就業公共服務站的作用,提高就業公共服務站服務覆蓋面,為異地求職的高校畢業生等青年提供政策解讀、職業指導、招聘信息等“一站式”服務,鼓勵更多高校畢業生留疆返疆來疆就業創業。
實施就業權益護航行動
會同有關部門開展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行動,從嚴糾治非法職介(網絡)、就業歧視和“培訓貸”等招聘欺詐行為,治理“蘿卜招聘”“付費內推”等市場亂象。加強招聘信息審核,杜絕出現民族、性別等方面歧視性內容,確保求職者享有公平的就業公共服務。強化就業安全教育,組織勞動就業法律法規進校園宣傳,及時發布招聘陷阱提示,曝光典型案例,幫助高校畢業生等青年提升風險防范意識。
鏈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9584277721739314&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