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屆杭州市科技創新大賽暨首屆長三角科技創新大賽決賽暨頒獎典禮現場,浙江迎來人力資源發展有限公司與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正式簽署《大學生創業就業戰略合作協議》。作為深耕人力資源服務領域的專業公司,浙江迎來正以創新定位,架起職業技術人才供給與產業需求的橋梁。
一、產教融合破題結構性矛盾杭科院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近13500人,開設智能制造、智慧建造、物聯網技術、汽車工程、新零售管理、旅游等8大專業分類32個招生專業,在錢塘區設立國家“十三五”產教融合發展工程規劃項目“智能制造”開放性公共實訓基地,重點推進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育才體系。
就業質量報告顯示,截至去年12月31日,2024屆畢業生落實就業4225人,畢業去向落實率保持98.07%高位。但不少畢業生仍面臨“就業空窗期”。71.36%的畢業生認為所從事的工作崗位與專業相關,經加權計算,2024屆畢業生工作的專業相關度為65.90。
究其原因,主要是企業和人才需求沒有實現有效對接。浙江迎來董事長宋兵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問題根源在于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尚未形成閉環。企業需要快速適應崗位的技術人才,我們做的就是完善校企協同機制,實現從畢業到就業的無縫銜接。”
公司對省內300家制造類企業進行崗位匹配調研,數據顯示,僅63%的崗位要求與院校培養方案匹配,存在不同程度的能力要素偏差和技術代差。
二、雙向賦能構建育人新生態
浙江迎來作為浙江省科技傳播協會副會長單位,專注于構建企業與人才互動的橋梁,不斷優化人才供應鏈。入選2021年度浙江省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百強單位、2024浙江省人力資源服務五星級企業、杭州市人力資源服務促進會副會長單位。通過杭創大賽等產學研用平臺,助力職業技術人才的一技之長落地生根,連續兩屆獲得杭創大賽社會公益獎。與高校共同推進人才培養、實習實訓等領域的全面合作。
浙江迎來根據行業發展趨勢需求,對接上千個實習實訓崗位,讓學生在實際工作環境中鍛煉能力,更清晰地認識到自身職業發展的方向,有針對性地提升職業素養。企業能夠提前鎖定并培養潛在的專業技術人才,實現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與企業需求的精準對接。
三、數據見證產學研用融合成效
浙江迎來依托省科技傳播協會合作搭建的產教融合數據庫,搭建線上線下就業平臺,匯聚長三角2700余家企業的用工需求。通過智能匹配,企業崗位需求匹配效率提升80%,人才畫像準確率達72.9%。2024年秋季校招,浙江迎來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20場,吸引750余家用人單位參與,促成在杭高校畢業生達成就業意向8000余人次。
值得關注的是,浙江迎來與杭科院自2024年11月合作協議簽署以來,推動了一批學生在實習期間參與企業技術項目對接。在杭的一家機械裝備企業總經理表示:“這些畢業生有過硬的專業技術,只要給他們合適的平臺,入職當月就能創造可觀的價值。”
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展示了合作成效:智能制造學院通過與浙江迎來的對接合作,將課程對標某新能源汽車企業焊裝工藝標準后,畢業生崗位適應周期從6個月縮短至3個月。
浙江迎來人力資源發展有限公司錨準產學研用一體化的引擎,重構產教融合生態。促進職業技術教育真正實現與產業脈搏同頻共振,推動人才供給側的“匠心”與需求側的“創新”的碰撞,為浙江省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