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25年1月1日起,隨著新的放假規定施行,法定節假日天數有所增加,其中農歷除夕正式成為法定節假日。上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就除夕加班工資支付問題解讀稱,除夕加班支付3倍工資,不能補休替代。
據了解,此前國務院對《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進行修改并公布實施,新增農歷除夕和5月2日為全體公民放假的假日。在這一政策調整下,企業用工安排面臨新的規范要求。
以連鎖餐飲企業為例,如小雯所在的企業,其作為前廳經理在餐飲市場回暖期間被安排除夕上班。按照《上海市企業工資支付辦法》,企業在法定休假節日安排勞動者工作時,需按照不低于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300%支付加班工資。這意味著小雯所在企業不能像以往可能存在的做法那樣,僅以補休來替代除夕當天的加班報酬。
從企業角度來看,這一規定無疑增加了節假日期間的人力成本支出。特別是對于餐飲、零售、旅游等在節假日業務量劇增且依賴人力服務的行業,除夕三倍工資支付要求將促使企業重新評估用工計劃與成本預算。企業可能需要在提高員工薪酬待遇以保障節日用工與優化運營流程、提高非人力效率之間尋找新的平衡點,如加強智能化設備應用、優化排班系統等,以緩解人力成本壓力。
對于勞動者而言,除夕加班工資新規則是對其節假日勞動付出的有力保障,確保其能在法定節假日工作時獲得合理的高額報酬,提升了勞動者在特殊時期工作的經濟收益預期,增強了勞動權益保護力度,有助于激發勞動者在節假日期間提供高質量服務的積極性,同時也為勞動者在面對不合理用工安排時提供了明確的維權依據。
在宏觀經濟層面,此規定有助于規范勞動力市場秩序,推動企業在合法合規的框架內進行用工管理與成本核算,促進各行業在節假日經濟中實現健康、有序的發展,進一步完善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勞動報酬分配體系,維護社會經濟的穩定運行與和諧發展。隨著新規的實施,其對各行業及整體經濟的具體影響將在后續的市場實踐中逐步顯現,值得持續關注與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