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政府網站發布《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到2030年,每年城鎮新增就業規模保持在110萬人以上,新增高技能勞動者100萬人以上,失業水平有效控制;到2035年,基本形成就業機會充分、就業結構優化、就業供求平衡、就業服務優質、就業環境友好的高質量充分就業局面。
其中,在構建就業優先政策協同體系方面,意見指出,增強現代化產業體系就業協同性。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分類歸集發布重點產業企業用工需求,開展職業體驗、跟崗鍛煉等活動,促進優質勞動力要素向新質生產力集聚。實施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和新興產業、未來產業高質量就業“3+2行動”,穩定工業經濟就業規模,擴大第三產業就業容量,增強農業就業吸引力。
支持經營主體穩崗擴崗。發揮國有企業就業*作用和民營經濟就業主體作用,綜合施策引導各類市場主體更好穩崗擴崗。實施重點產業和企業就業支撐計劃,對就業示范效應好的“十強產業”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特優新”個體工商戶,提供用工支持等專項服務。實施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城鄉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就業支持計劃,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破解“有活沒人干”與“有人沒活干”問題。打造區域就業集聚區。規劃建設高質量充分就業先行區,支持濟南、青島打造全國北方區域性就業聚集地。推動建立黃河流域就業協作機制,啟動新“西輸東接”工程,吸引西部省份青年群體來魯就業。
構建就業友好型發展方式。把高質量充分就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促進政策協同發力。建立城鎮新增就業、城鎮調查失業率等為主要指標的宏觀調控體系。健全就業影響評估應對機制。培育高質量充分就業縣(市、區),給予資金補助,支持提升公共就業服務能力,打造“產、城、人、業”融合發展縣域就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