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經緯網11月25日訊:據香港“中通社”報道,臺當局行政機構“主計總處”22日公布,臺灣10月失業率為3.4%,值得注意的是,臺灣10月青年失業率為11.53%。根據資料來看,臺灣青年失業率受學制影響,應該循季變化,9月之后該降而未降,輿論認為臺灣青年低薪為重要原因。
臺行政機構“主計總處”22日發布10月臺灣就業情況,其中就業人數為11609萬人,失業人數為40.8萬人,失業率為3.4%。其中年齡15至24歲的青年失業率為11.53%。
臺媒分析,根據臺灣青年人口就業情況來看,每年6月至8月大專院校畢業生走出校園,投入求職行列,由于他們的身份從“非勞動力”轉為“勞動力”,只要沒找到工作就會列入失業者,青年失業率應聲上揚;到9月,該找到工作者陸續找到了,該回校園的也回校園了,失業率自然會降下來。這個自6月而升,逾9月而降的季節性變化,年年如此。
本年度反常情況在于,本年度8月、9月、10月青年失業率并未有明顯變化,分別為11.83%、11.88%、11.53%并未隨著時間下降,并且比去年同期高。值得注意的是,25歲至29歲青年的情況也是如此,反應臺灣青年人的求職難度越來越高。
輿論認為,臺灣青年失業率反常情況在于低薪問題。據臺勞動部門資料顯示,2023年曾遇有工作機會而未就業的青年人不少,其中有60%不愿就業的原因是業者給的待遇不符期望,低薪不只是薪資問題,也是造成青年失業率升高的重要原因。
從臺行政機構“主計總處”日前發布的薪資中位數可以發現,今年前三季未滿25歲者的月薪(經常性薪資)中位數只有2.8萬元(新臺幣,下同),四年前的青年月薪中位數是2.5萬元,五年來增加有限。
近五年(2020年至2024年)臺灣消費者物價漲幅高達10%,扣掉物價漲幅,青年月薪中位數五年來實質成長只有2%,相較于實質GDP五年來成長了15%,兩者有天壤之別。
臺灣求職平臺“1111人力銀行” 表示,臺灣年輕人找工作*重視的五大條件中,有75% 認為薪資要符合市場行情、工作地點交通便利64.5%、公司福利好58.3%、工作內容符合職能45.8%,以及不用常態加班35.4%。可見薪資成為年輕人進入職場*大考量。
臺灣“1111人力銀行”公關經理曾仲葳表示,從調查發現年輕人更為重視工作與生活平衡,企業在進用人才時,除了以優于市場行情的薪資吸引年輕人投遞履歷,可以在工作制度上進行調整,吸引年輕人投入就業市場。
臺灣《經濟日報》社論指出,臺當局應該好好關注青年失業率,失業不只是經濟來源的中斷,更是尊嚴與信心的打擊,對于剛踏出校園的學子們更是如此,臺當局應以臨深履薄的態度加以正視,歷來青年問題永遠是*重要的問題,輕忽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