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2025年放假安排出爐。根據《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2025年全體公民放假的假日將增加2天。放假規則也更加清晰,法定節假日假期前后連續工作一般不超過6天。對假期安排的調整是對民眾訴求的回應,一方面能夠緩解放假交通出行的壓力,另一方面也保障了民眾的休息權利和身心健康。
春節、“五一”各增加1天
此次修改分別增加了春節和勞動節的假期天數。
修改前,我國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有7個,分別包括元旦、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共放假11天。根據修改后的《決定》,節日數量維持在7個,但放假天數增至13天。增加的2天,1天是農歷除夕,1天是5月2日。
不僅如此,修改后的7個假期放假安排也已落定。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25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2025年春節自農歷除夕起放假調休8天,國慶節自10月1日起放假調休7天,勞動節放假調休5天,元旦、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分別放假調休或連休3天(如逢周三則只在當日放假),國慶節放假如逢中秋節則合并放假8天。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游科學學院教授谷慧敏認為,選擇春節假期一方面能夠緩解春運的交通壓力,另一方面也讓民眾在“回家”和“旅游”的安排上有更充分的選擇空間;而增加勞動節的假期天數則能更好平衡上半年和下半年的放假天數。
此外,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交通大學現代旅游研究院名譽院長張輝表示,增加春節和“五一”的假期天數也適應了民眾對于季節性出行的需求,增加民眾的幸福感。
放假與調休規則明確
除了增加假期以外,《決定》還明確了放假調休規則。
此次修改在原有辦法基礎上增加了第七條:“全體公民放假的假日,可合理安排統一放假調休,結合落實帶薪年休假等制度,實際形成較長假期。除個別特殊情形外,法定節假日假期前后連續工作一般不超過6天。”
按照上述規則,2025年元旦將在1月1日(周三)放假1天,不調休;春節在1月28日(農歷除夕、周二)至2月4日(農歷正月初七、周二)放假調休,共8天,1月26日(周日)、2月8日(周六)上班;清明節在4月4日(周五)至6日(周日)放假,共3天;勞動節在5月1日(周四)至5日(周一)放假調休,共5天,4月27日(周日)上班;端午節在5月31日(周六)至6月2日(周一)放假,共3天;國慶節、中秋節在10月1日(周三)至8日(周三)放假調休,共8天,9月28日(周日)、10月11日(周六)上班。
近年來,放假安排形成了較為固定的調休原則。不過,不少民眾曾被假期調休困擾,在社交媒體平臺上,“調休”話題也多次引發討論。
此次《辦法》將調休原則進行了明確和公布,有助于民眾梳理未來幾年的放假安排,為其提前規劃節假日出行提供了便利。
雙向奔赴的回應
據了解,1949年12月23日《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發布,此后分別于1999年、2007年、2013年、2024年進行了四次修訂。
在谷慧敏看來,放假安排關系著全社會勞動效率、群眾休息休閑需求。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民眾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進一步提升,閑暇時間和生活的幸福感越發被重視。此次對于假期安排的優化進一步平衡了社會生產運營和民眾生活質量。
張輝表示,此次調整是在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中,對民眾休息權利的滿足。因此,新的放假安排發布也會得到民眾的支持,從而與政府部門對民眾期待的回應形成“雙向奔赴”。
放假時間的調整激發了更多人出游的熱情,各大在線旅游平臺的搜索量出現激增。據攜程數據,在《決定》發布后,攜程平臺上2025年春節期間的機票搜索量增長1.7倍,除夕當天的機票搜索量增長2.5倍。從當前預訂情況看,除夕當天,北京、上海、香港、深圳、廣州、蘇州、杭州等地用戶預訂機票數量較高。此外,《決定》發布半小時后,飛豬、同程、去哪兒等平臺機票搜索量也呈現增長趨勢,其中飛豬平臺上春節假期機票搜索量環比增長約2倍。
去哪兒大數據研究院研究員肖鵬表示,對旅游行業來說,8天假期能讓旅客錯峰在節中出游,單日客流量會更平衡,旅客出游也較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