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熟知的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在福建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身份——福建省引才“百人計劃”首批入選者。7日,記者從福建省支持民營企業人才隊伍建設專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目前我省引才“百人計劃”已遴選8批900多名入選者,其中來自民營企業的約60%,該計劃對入選者給予100萬~300萬元支持。
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省委組織部和省教育廳、科技廳、工信廳、人社廳等部門有關負責同志介紹我省抓好民營企業人才隊伍建設工作的情況并答記者問。
如何更好建設人才隊伍為民營企業蓄能?我省加強部門協同聯動,在吸引人才、培養人才、機制創新等維度精準發力。
“讓政策上門、服務上門,讓服務找人才,不要讓人才找服務。”省委組織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冀萌新表示,包括引才“百人計劃”在內,我省先后出臺實施一系列政策拓寬人才引進路徑,為人才提供更好服務。2020年,我省印發實施高層次人才認定和支持辦法,對經過認定的人才,可享受安家補助、子女教育等13項工作和生活待遇。截至今年10月,共認定在民營企業工作的省級高層次人才3800多名,約占認定人才總量的1/3。
為支持民營企業優化人才隊伍結構,福建借助引進生政策的品牌效應,單設了民營企業類引進生類別,通過提供一次性獎勵補助、購房補助等支持政策,幫助民營企業引進儲備了一批*青年人才。為彌補工科專業人才供給缺口,我省實施工科類青年專業人才支持政策,對引進的工科專業*畢業生,按企業支付薪酬的60%給予補助,已累計支持民營企業引進工科類青年人才1.2萬余名;貞駹I企業對人才的實際需求,于2023年出臺數字經濟等重點領域高層次人才認定辦法,將更多民營企業急需人才納入認定范圍。
加碼政策,集聚高層次人才。早在2020年,福建就在全國較早開展產業領軍團隊的遴選,省級財政拿出真金白銀,對契合福建產業發展方向、屬于產業前沿領域的團隊,分三檔給予300萬元至800萬元的資金支持,對能實現重大技術突破的,實行“一事一議”、*高支持3000萬元。截至目前,福建已遴選和支持4批87個產業領軍團隊。其中,民營企業團隊76個,占比87%,引進“高精尖缺”人才165名,落地高水平研發項目103個;累計培育63家*和省級專精特新企業、5家上市企業、3家新三板掛牌企業和35家上市后備企業。
吸引來閩的人才,后續如何培養?鑄強鏈條,是福建為增強民營企業人才集聚能力始終堅持的一個工作思路。
“緊緊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通過創新鏈集聚人才鏈,以人才鏈打通資金鏈,立足我省產業實際,編制產業鏈全景圖、技術發展線路圖,建立‘人才+項目+技術+資本’對接機制!笔」ば艔d副廳長郭學軍介紹,通過“四鏈”融合帶動區域均衡發展,有效促進企業需求與金融資本有效對接,已通過中期評估的企業合計獲得增資金額超30億元。
“我們圍繞石油化工、電子信息、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重點產業,遴選建設12個由產業園區主導的市域產教聯合體,其中,晉江入選首批*市域產教聯合體!笔〗逃龔d副廳長王飏說。近年來,我省深化產教融合,推進市域產教聯合體、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的建設,組織職業院校成立現代港口物流、數字工業、新能源汽車等7個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
瀚天天成團隊完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8英寸碳化硅外延工藝的技術開發,提升了我國在碳化硅外延領域的國際地位;時代星云團隊在大功率快速充電及新能源汽車電池在線監測的技術方面取得了突破,打造的光儲充檢一體化充電站已在各地投入運行;寧德時代、福州京東方、博思軟件等企業在政策加持下,工科專業人才引進量呈“井噴”之勢,儲備了一批未來技術研發骨干;我省重點發展的新能源、數字電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青年人才集聚來閩,有力推動相關企業實施技術攻關、開展前沿探索……
省人社廳副廳長鄭朝暉認為,有關政策舉措實施以來,起到了較為顯著的“以產聚才、以才促產”效用。2023年,全省規上工業民營企業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R&D)人員18.31萬人,是2019年的1.7倍,年均增長13.5%;占規上工業企業的67.2%,比2019年提高6個百分點。
引才入閩,不止于閩。福建鼓勵省內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建立柔性人才引進使用機制、高效可行成果轉化機制及靈活有效市場運作機制,著重引進行業急需海內外*創新創業人才。支持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創新資源集聚地區建設異地研發(孵化)機構。“當前,我省正搶抓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布局的重要機遇,強化創新平臺建設,打造高端人才‘聚寶盆’。”省科技廳副廳長陳虔表示。
曾幾何時,企業沒有對人才認定的自主權,是人才培養機制上普遍存在的一個短板。但是,福建龍巖德爾科技的一名人才,既沒有特殊頭銜,也沒有榮譽的“帽子”,卻憑借創新創業實績,以“自主認定”方式認定為省級B類人才,并一路成長為*人才。這只是我省賦予龍頭企業“自主認定”省級高層次人才權限的其中一個案例。為幫助企業引進、留住急需緊缺人才,我省積極進行機制創新,截至目前,通過“自主認定”方式認定的人才已有350多名。
充分聽取民營企業的意見建議,推動企業更加公平、更加充分享受政策和服務。記者還從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福建將持續創新民營企業人才工作機制,賦予民營企業更大的人才評價自主權;擴大高層次人才認定“免申即認”和一站式服務范圍,讓人才政策的兌現更加主動和便利;探索以組團方式選聘專家人才,為產業鏈特別是縣域重點產業鏈提供科研攻關、項目指導等服務。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省戰略,不斷優化涉企人才政策,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奔矫刃卤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