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力資源市場供需持平 最需機械電子技術工
2009年2月5日來源:人民網
廣東省勞動部門近日公布2008年第四季度人力資源市場情況說,部分低附加值勞動密集型企業、外向型加工貿易企業用工數量呈現下降趨勢,人力資源市場供求活躍程度有所下降。全省人力資源市場供求總量為391.7萬人次,分別較第三季度和上年同期減少1.6萬和24.9萬人次,供需關系總體保持平衡。求職缺口*大的前3個職業是機械冷加工工、電子工程技術人員、電子元器件制造工。
其中,市場需求數200.3萬人次,比上季度減少5.1%,求職數191.4萬人次,比上季度增長5.0%。求人倍率為1.05(需求人數/求職人數),分別較上季度和2007年同期下降0.11和0.41,供需關系總體保持平衡。其中,需求大于求職缺口*大的前三個職業是機械冷加工工、電子工程技術人員、電子元器件制造工,需求小于求職缺口*大的前三位依次為行政業務人員、機動車駕駛員、秘書打字員。從行業需求看,75.72%的用人需求集中在制造業、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和居民服務及其他服務業。主要特點:
一、制造行業的需求比重下降,服務行業需求比重上升。受金融風暴影響較直接的制造行業、加工貿易企業用人需求比重下降較為明顯,制造行業用人需求為99.9萬人次,占市場總需求的比重為49.9%,與上季度相比,數量減少了8.0萬人,比重下降了1.3個百分點。而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等傳統服務行業的用人需求合計55.0萬人次,所占比重達27.5%,與上季度相比,需求僅減少1.9萬人,但比重上升了0.3個百分點。
二、全省人力資源市場供求區域結構進一步優化。隨著“雙轉移”工作的穩步推進,珠三角地區部分用工需求轉移到粵東西北區域,同時粵東西北區域本地農村勞動力進場求職的數量則進一步增多。本季度珠三角地區需求177.5萬人次,占全省總需求的比重由上季度的89.3%下降到88.6%,粵東西北地區則相應提高了0.7個百分點;本地農村勞動力進場求職方面,珠三角地區求職比重從上季度的57.18%下降54.47%,東西北地區則相應提高2.7個百分點。
三、就業轉失業人員和其他失業人員進場求職的數量略降,全省就業局勢繼續保持基本穩定。全省穩定和擴大就業的政策效應開始顯現,“失業農民工專場招聘會”等就業援助專項行動發揮了重要作用。本季度,進場求職的就業轉失業人員和其他失業人員共42.1萬人次,占求職者的比重為22.0%,比上季度略降0.2個百分點。(注:失業人員=新成長失業青年+就業轉失業人員+其他失業人員)
四、進入市場求職的技能人才數量和比重上升明顯,技能農民工隊伍進一步穩定和加強。統計數據顯示,本季度進場求職的技能人才數量和比重明顯上升,數量達128.4萬人次,占求職總量的68.0%。與上季度相比,數量增加15.5萬人次,比重上升5.2個百分點。主要原因:一是廣東省自“雙轉移”啟動以來至2008年底,共培訓農村勞動力58.5萬人,農村勞動力素質得到初步提升;二是專項調查顯示,在此輪金融風暴影響下失業外省農民工中,返鄉的以低技能為主,留粵的技能型比重相對較高,其中中級以上技能等級的占32.6%。
本站部分內容屬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特此聲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來信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